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2篇
  免费   24篇
公路运输   221篇
综合类   151篇
水路运输   167篇
铁路运输   161篇
综合运输   2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发动机试验是发动机生产中一道重要的工序,由于试验数据繁多,传统的管理模式难以适应需要。新开发的这一套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由6个模块组成,构思新颖,输入快捷,使用方便,在实际生产中显示了良好的性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42.
本文提出了采用整数规化的方法,选用不同型号的泵进行串联或并联组合,建立数学模型,编制程序由计算机求出泵的型号及最佳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43.
文章运用层次分析的方法来阐述个人导向功能的实现原理,提出了利用现阶段飞速发展的移动通信体技术,设计一种应用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具有个人导向功能的移动通信体,以改善城市轨道交通中个人导向功能薄弱的现状。  相似文献   
44.
大断面盾构隧道管片设计内力和变形极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双车道高速公路越江盾构隧道为例,设计了一种10块分管片结构,其分块为1K(18°) 2A (31°) 7B(40°)=360°。对采用匀质圆环和铰接圆环模型模拟装配式管片结构,进行了不同拼装方式下管片结构的内力和变形极值分析,得出了不同模型下管片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图特征及变化规律。采用匀质圆环模型计算控制最大正负弯矩和最小变形,而采用铰接圆环模型计算控制最小正负弯矩和最大变形以及最大和最小剪力,不同的拼装方式控制不同的内力和变形设计值。  相似文献   
45.
以南京地铁一号线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试验的研究手段对穿越粘性地层的盾构隧道管片结构在施工全过程和稳定期的力学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采用考虑结构与地层相互作用的梁-弹簧模型对其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和综合,提出了粘性地层条件下地铁盾构隧道管片结构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6.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成立,先后下设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供给部、总卫生部、总兵站运输部、总动员武装部。1932年3月,中革军委增设总兵站,主任杨车成、政治委员高自立;同年9月,总兵站改称总兵站运输部,杨立三任部长兼政治委员,下设警备司令部、政治部、运输大队以及建宁、广昌、汀州等3个大站及若干中站、小站。1934年2月,总兵站运输部改称总兵站部,机关驻瑞金沙洲坝野猪坪。兵站的组织形式采取军事编制,根据任务在兵站运输线上设置大站、中站和小站,其运力采用自身运力和雇佣民夫,前送…  相似文献   
47.
现有公路桥梁承载力的分析和评定是当前工程界非常重视的问题,但是如何通过静、动载试验对桥梁现有的实际工作状态进行全面的评价,并对桥梁的挠度、抗裂性、刚度等方面进行准确的评定,还需要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48.
叙述了我国物流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实际提出了今后我国物流业进一步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9.
50.
通过对秦岭特长铁路隧道区不同天然水体氢、氧稳定同位素及放射性同位素初步研究,得出隧道区存在浅部风化裂隙水和下部构造裂隙水两个地下水流系统的结论.各系统地下水补、径、排条件不尽相同,下部构造裂隙水既有40年前的"老水”,又有新近渗入水与"老水”的混合水;浅部风化裂隙水主要为新近入渗水及与"老水”的混合水.隧道工程影响范围内的地下深处未发现初生水或封存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