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21篇
综合类   67篇
铁路运输   3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公路运输统计指标管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公路运输统计工作的现状和工作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对公路运输统计指标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目标、数据处理流程和数据词典等进行了分析,对系统的功能结构和控制结构进行了设计。最后用数据库语言Visual Foxpro5.0开发了公路运输统计工作的管理信息系统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实现了统计工作的准确、高效和自动化。  相似文献   
72.
当今世界,物流日益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量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物流能加强地区物资流通,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产业吸纳能力,营造优质的投资环境。物流有助于活跃城乡间的经济联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分割,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农村改革,对改善民生和促进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3.
确定城市轨道交通有效路径是客流预测、客流清分等运营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本文在分析乘客对换乘次数及出行成本容忍度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广度优先算法的双向BFS(breadth-first search)算法.考虑拓扑网络中的换乘站、非换乘站、环线与虚拟换乘弧的特性,对轨道交通站点、线路、区间进行编号,并根据乘客换乘次数不超...  相似文献   
74.
总结了中国公路旅客运输在场站、车辆和运行线路等方面的配置情况及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分析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主要不足;指出为适应当前交通运输结构演变趋势,客运广义费用模型、短期需求预期、场站规模确定和线路动态配置优化等方面是公路旅客运输领域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5.
以某实际工程为例,对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施工进行了平面及空间数值模拟,对其施工全过程的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该工程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及相应支护措施进行施工的可行性,分析了支护结构的受力性能、地表的变形受力特性及施工对地表(路面)沉降的影响。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该隧道工程施工方案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6.
通过对交通量、饱和流率、平均车头间距交通流参数的数理分析,定量地研究了有专左相位的左转专用拓宽车道长度。建立了数学模型,开发了计算软件,得出不同拓宽长度下的通行能力损失系数。经比选,得出车道长度的优化值。实例分析,运用vissim仿真对优化前后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7.
通过对交通量、饱和流率、平均车头间距交通流参数的数理分析,定量地研究了有专左相位的左转专用拓宽车道长度。建立了数学模型,开发了计算软件,得出不同拓宽长度下的通行能力损失系数。经比选,得出车道长度的优化值。实例分析,运用vissim仿真对优化前后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8.
在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系统中,分别分析了供应商和零售商以及系统的成本,建立非对称成本信息下满足一定约束条件的协调策略模型,使供应链中各成员说真话的同时系统的成本也实现最优,最后,经过数值分析证明了协调策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9.
路网客流实时状态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进行日常运营及关键决策的重要基础,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中站点层次预测方法较成熟,而客流分布预测较少的情况,提出基于时序神经网络的量测方程OD客流动态预测方法。利用地铁AFC数据,确定时序神经网络预测的最优数据粒度为15mins和最优时间序列阶数为4,以此构建时序神经网络框架,对站点进站量进行预测;对于站点进站客流与OD客流间的时空关联性,主要体现在进站客流的不同去向以及相同去向下不同的到达时间,建立量测方程反应这一联系,将进站客流转化为OD客流,并以成都地铁为例,对路网条件下不同分布特征OD客流进行预测验证,加权相对误差为14.08%,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0.
交通产业结构调整的宏观动态优化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了交通产业的结构组成和影响因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结构层次,分析了交通产业的合理结构和变化趋势,明确了我国交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主要措施,从而从宏观角度建立了交通产业结构的动态优化模型,为我国交通产业的结构调整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