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58篇
综合类   7篇
铁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活动断层区隧道破坏特点及应对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很多处于断层特别是地震区的断层的隧道由于断层活动受到了严重破坏,对隧道因断层活动而受到破坏的特点做了总结.归纳出了隧道避免受断层剪切破坏的3种措施即避让、补强、抗断设计,分析了3种措施特点;并着重对抗断措施进行了介绍,将其分为超挖法、铰接法、隔离消能法.最后以嘎隆拉隧道为例,利用铰接法概念,建立了数值模型,进行了数值对比分析,证明了抗断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2.
丁浩  蒋树屏  龚彦峰 《隧道建设》2007,27(2):9-11,31
行车速度与建筑限界是盾构过江通道建设规模和运营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以泰州过江通道为依托,并从隧道内的驾驶特性、交通安全、国内外实际情况、通行能力与工程造价等技术和经济的多个角度,对建筑限界的横向宽度进行对比论证,并结合实际交通组成,提出了泰州盾构过江通道的建筑限界与行车速度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23.
张长亮  蒋树屏  林志  蔡志伟 《公路》2007,(12):204-208
通过结合地质测量、位移反分析,对现行监控量测项目进行拓展,以寻求监控量测信息与围岩分级指标之间的定量关系,建立在施工现场快速、定量地确定(修正)围岩分级的方法。该方法基于监控量测及非确定性反分析技术,在施工现场能快速判断围岩级别,用以及时修改设计,指导现场施工。该方法有效利用了量测数据,使其更大限度地为隧道工程服务。  相似文献   
24.
研究了以保护隧道洞口边仰坡植被环境为目的,提出无仰坡洞口开挖方法,并结合重庆洪-酉高速公路大董岭隧道工程,对前置式洞口工法与隧道洞口传统施工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对两种施工方法在洞口开挖后无锚喷支护情况下所产生的位移、应力与稳定性等的综合比较,为前置式洞口工法在环保及洞口仰坡稳定方面的优越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
介绍了沉管隧道地基反力按粘弹性地基上的弹性梁假定进行计算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6.
近年来连拱隧道在我国迅速发展,与此同时,给运营带来巨大威胁的隧道病害问题也日益严重。综合国内连拱隧道病害问题及处理方式,分析连拱隧道病害成因及防治方案,为连拱隧道的更好运营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可行的措施,对于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7.
隧道火灾集中排烟系统集纵向和横向排烟模式的优势,应用愈加广泛。然而在排烟过程中,大量烟气易从离风机较近的排烟阀排出,极大降低了排烟效率并浪费了能源,为解决此类问题提出均匀风量集中排烟模式的概念,通过调节排烟阀开启角度,使各排烟阀排烟量均匀一致,最大限度的将高温烟气由火源附近的排烟阀排出。基于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以排烟道内烟流为控制体,建立均匀排烟模式下关于排烟阀流速、排烟量、排烟阀开启角度和排烟风机风压关系的理论预测模型并求出解析解;同时,以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为原型,建立世界最大断面尺寸沉管试验隧道,开展足尺验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均匀风量排烟系统能够通过控制排烟阀开启角度平衡各排烟阀排烟量实现高效排烟的目的;提出火灾时应开启火源最近处排烟阀且在满足烟气流速限值的情况下,控制排烟阀开启数量,既能缩短烟气蔓延范围又能实现有效节能;均匀排烟模式下,各排烟阀排烟量均匀一致,排烟阀开启角度呈逐渐增大趋势,离火源越近排烟阀开启角度越小。最后,以10 MW火灾为例,通过足尺试验验证均匀风量集中排烟烟气运动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8.
渝黔高速公路真武山隧道为西南地区已建最大规模的三车道扁平状大断面长大公路隧道,隧道地处重庆市生态林区,其地下水为重庆市饮用水源,环保要求高;建筑物密集,人文、自然景观较多;地质情况十分复杂且无法回避。设计中进行了大量的方案比选工作,在设计和配合施工工作中,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了大量的研讨,克服了重重困难,使隧道提前一年顺利通车。  相似文献   
29.
岩溶地质特长隧道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龙潭隧道、野三关隧道为依托工程,重点从超前地质预报、防排水技术、结构处治技术以及通风技术等4个方面,分别对其现状及重点成果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0.
重庆朝天门两江隧道方案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简要介绍了重庆朝天门两江隧道的背景、设计构想和实施难点,提出了西部v型河谷地带实现水下隧道工程的可行性,同时在国内地下工程中首次提出地下立交方案,具有其独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