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12篇
综合类   11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为了规范出租车运营,改善出行者候车环境,提高出租车经营效益,进行基于出租车出行需求特征的停靠站选址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界定了出租车出行需求时空热点的含义,基于样本出租车GPS数据研究出行需求的时空聚集特征,得到了出行高峰时段和出行热点区域.将出行需求作为依据应用于出租车停靠站选址,提出了基于最大覆盖的停靠站选址模型,同时结合出行者的不确定性交通行为和消费特点,在车站服务能力、出行者步行距离和计划修建数量等方面分析了模型的适用条件.实例区域的选址研究结果表明,以客观需求为依据的选址方法,可以更好地契合出行者的出行需求,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城市经济增长和交通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通过对我国城市人均GDP与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和人均道路面积的回归分析,运用库兹涅茨曲线对其中的规律和城市交通发展的趋势进行预测,对城市经济增长和交通的协同性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13.
有时间约束的施行商问题作为施行商问题的拓展,是一个重要的NP难题,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将时间窗约束转化为目标约束,采用序列编码设计了基于启发式规则的可同时处理软、硬时间约束的遗传算法-2-交换变异的遗传算法和3-交换变异的遗传算法。实验表明HGA1优于简单遗传算法(SGA),HGA2优于HGA1。  相似文献   
14.
网约车通勤出行比例日益增长,对城市交通运行产生冲击.通过研究影响网约车出行需求的建成环境因素,可以为网约车需求管理提供重要参考.考虑到空间变量的竞争和溢出效应以及误差变量的空间相关性,构建将空间滞后和空间误差同时纳入考虑的空间杜宾误差模型,利用深圳市滴滴出行平台的网约车早晚高峰通勤出行信息,以交通小区为地理单元度量建成环境变量,研究职住地建成环境与网约车通勤出行的空间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居住地与就业地的建成环境对网约车通勤出行的影响存在差异,居住地影响因素更多,而就业地因素的影响程度更大,其影响因素相关系数绝对值是居住地对应因素的2倍以上;由于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增加公交站点数量可以在空间上更大范围地减少网约车通勤需求,促进绿色出行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应急疏散是最为有效的灾害相应措施之一.为了研究泥石流灾害下居民疏散决策行为,寻找影响决策行为的关键要素,以巢式Logit模型为基础,建立疏散时刻选择-疏散终点选择-疏散方式选择-疏散路径选择的4层离散模型.通过SP调查获取个人属性及家庭属性和泥石流灾害下疏散行为意向,在考虑上下层决策的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利用回归分析判断对各属性在居民疏散决策行为过程中的相关性和重要程度.结果表明,泥石流疏散决策行为中不同选择阶段的影响因素各不尽相同,在14项分析因素中,以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数量最少(5项),其次分别为路径(6项)、时刻(6项)、终点(9项),各阶段决策过程中不同选择的预估后果以及各类属性要素在各阶段决策过程中的表现程度差异性是最可能原因,其中就业、教育程度、车辆拥有、住房类型、房屋年限在2个阶段以上存在显著影响,同时疏散方式与疏散终点、疏散终点与疏散时刻存在强耦合关系.在进一步与其他灾害的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中得出,灾害认知、车辆拥有情况、弱势群体、住房类型、房屋年限、教育程度是各类灾害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同时疏散各阶段决策之间关联行为也应是各类灾害疏散行为的显著影响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反思小汽车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外城市规划、交通工程等领域的学者开始对以小汽车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发现这种交通发展模式下带来的城市问题不仅越来越多,而且后果越来越严重。交通拥挤愈发严重特大城市大部分地区高峰时段道路交通量接近饱和,有的城市中心区交通已接近半瘫痪,部分特大城市已经从上下班拥堵,扩展到不分时段、场合的拥堵。随着个人小汽车进入家庭,交通拥堵正在从特大城市迅  相似文献   
17.
疫策略对居民公交出行决策行为和出行偏好有着关键作用, 直接关系到公交优先策略的长期实施效果。从居民出行行为的角度, 在计划行为理论的框架下, 基于调查数据研究了居民公交出行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 在此基础上对公共交通防疫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了疫情期间公交出行行为影响因素中的1条显著作用路径, 即“风险感知、防疫策略→出行态度→出行意向→出行行为”, 验证了疫情风险感知和各项防疫管控策略对居民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和出行偏好上有着深刻的长期影响, 需要更加慎重的使用停运等严格策略。通过进一步地观测变量分析, 驾驶员和车内环境消杀等信息对相应潜变量的路径系数最高, 均达到0.9以上, 说明已实施的防疫策略的信息公开对乘客出行态度极其重要, 这在当前是普遍被忽略的。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公开、分散就坐等具体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连通可靠性的自然灾害后应急阶段路网重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路交通网络系统是自然灾害发生时人员疏散、派遣营救人员及工程队伍和运送抗灾物资的路线,是生死攸关的抗灾救灾生命线,如何恢复道路交通网络使人员疏散和救灾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是一个逐渐被人重视的研究课题.文中介绍了连通可靠性和关键重要度概念,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连通可靠性的灾后应急阶段路网重建模型并利用灵敏度分析的方法求解此模型,并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交通信息定价精度,在假定出行者权衡出行时间和出行费用双目标路径诱导的基础上,建立混合均衡定价模型,通过实例对模型进行了标定和验证,对比评价了单目标和双目标路径诱导下的交通信息定价策略,并给出双目标路径诱导下的交通信息定价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与双目标路径诱导相比,单目标路径诱导改变了交通信息定价的可行区域,当具有信息的出行者、交通信息提供者、交通管理者三方各自的利益为决策主体时,交通信息的最终价格分别为1.3、2.6和1.8元,说明了混合均衡定价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网已于2007年年底建成,现有的高速公路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不能准确对其进行经济评价.为此,根据高速公路设计文件中的相关数据,将建设期各行业的消耗准确加入投入产出表中,并从投入产出表中的建筑业分离出高速公路建设业,进而提出了在不完全信息下改进的高速公路建设期投入产出算法.采用沈大高速公路2002年建设期的相关数据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