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21篇
公路运输   130篇
综合类   76篇
水路运输   42篇
铁路运输   64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采用通用显式非线性分析软件对钢管预应力索活动护栏与车辆的碰撞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建立护栏模型时,通过静载试验确定预应力索的材料参数;建立大客车有限元模型时,结合计算时间和计算精度对车辆模型进行一定简化处理。从仿真分析和实车碰撞试验结果对比可知,两者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护栏模型、车辆模型以及仿真计算的精度,表明仿真分析可作为护栏碰撞性能研究的一种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12.
沪通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主跨1 092m的双塔钢桁梁斜拉桥,桥塔高330m,塔身采用C60混凝土,单塔混凝土方量超过6万方(不含塔座)。为降低桥塔混凝土开裂风险,采用等温量热和变温变形试验确定水泥水化调控材料掺量以及复合膨胀材料配比,通过缩尺模型试验研究混凝土抗裂性能,基于此制备抗裂混凝土并应用于29号墩桥塔施工中。结果表明:0.2%掺量的水化调控材料可降低水泥水化放热速率峰值约50%;掺入配比为50%CaO+50%MgO的膨胀材料可增加混凝土温升阶段膨胀变形约1倍,减小温降阶段收缩变形约30%;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抗裂混凝土模型中心温度峰值降低了6.4℃,膨胀变形增大了1倍以上,收缩变形减小100με;29号墩桥塔采用抗裂混凝土施工,显著降低了实体结构收缩拉应力与开裂风险。  相似文献   
213.
214.
隧道围岩周边位移量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阐述了隧道围岩周边位移量测,从量测设计到量测资料的整理分析以及量测所用的仪器设备等。  相似文献   
215.
阐述了战略环境评价(SEA)在我国的现状,论述了实施SEA的重要性,并对改进SEA体系提出了相关建议。最近20年,特别是近几年,传统的环境影响评价(ELA)固有局限性越发明显,为走一条更宽敞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政府对SEA的重要性更加重视。我国虽已就SEA有了立法,并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大多数研究还集中在SEA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上,SEA在应用上受到来自方法及程序方面的限制。此外,由于SEA程序的限制,公众参与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216.
以青岛海湾大桥航道桥为背景,采用半动力分析方法,研究分析了悬索桥吊杆及斜拉桥拉索失效后对周边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悬索桥吊杆的强健性较斜拉桥斜拉索好,单根或两根吊杆失效时不影响结构整体安全;而对于斜拉索,在两限或三根拉索失效时,结构可能因主梁应力的储备不足而破坏。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了结构损伤等级,给出了相应管理养护措施...  相似文献   
217.
为合理确定港珠澳大桥护栏的防撞性能,结合香港、澳门、内地规范,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确定港珠澳大桥护栏的碰撞条件.该文介绍了其试验条件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按内地规范规定确定的18 t大客车以80 km/h速度20°角碰撞条件组合,偏于安全且更符合大桥实际交通流特性,防撞等级达到国内规范规定的最高等级SS级520 k...  相似文献   
218.
为解决石太客运专线GSM—R网络的切换掉话的问题.利用话务统计分析、路测与动态测试等网络优化方法,对网络所用切换算法和光纤直放站对基站接收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理论研究.分析结果确定,切换掉话原因为网络场强覆盖不合理和光纤直放站的上行增益过高造成的.本文采用调整相邻小区天线俯仰角和下调直放站上行增益的方法,实现了两个小区之间的正常切换,解决了该切换掉话的问题.  相似文献   
219.
为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消除事故隐患,提出了一种应用主成分-聚类分析的热点识别方法,以主成分分析法量化各路段的安全性并提取主分量,利用Canopy-K Means组合聚类算法对主成分综合评价函数进行聚类划分,筛选出事故热点路段,通过对G50沪渝高速安徽段的热点路段识别结果表明:主成分-聚类分析法既能进行科学的事故统计分析,有效识别事故热点路段,又能充分反映各路段的实际交通安全情况,可为道路交通安全的改善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20.
通过剖析当前铁路局调度所行车调度岗位上存在的安全风险,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控制、消除安全风险的举措,从而达到有效控制、消除行车调度员行车指挥工作中的安全风险,确保行车指挥安全和铁路运输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