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7篇
综合类   18篇
水路运输   41篇
铁路运输   33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31.
提高下料的准确性和快速性是修船企业应对修船短、频、快的特点和提高钢材的利用率以加强成本控制减少浪费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运用EXCEL的计算功能模块来优化设计钢材的套料和下料单,以达到准确和快速掌握钢材的使用状况和统计数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2.
在对汽车维修时,若仅仅依靠故障代码寻找故障,往往会出现判断上的失误。而使用故障诊断仪进行数据流的检测.动态研究发动机的工作状况,可找出故障所在。  相似文献   
133.
喷水推进压力脉动是与其振动噪声密切相关的水动力性能,主要是由转子与定子相互作用引起的。压力脉动的数值模拟主要采用非稳态方法,计算消耗巨大。为此,将谐波平衡法引入压力脉动的数值计算,以某后置导叶型喷水推进泵为对象,通过与瞬态数值模拟结果相比较,发现谐波平衡法适用于喷水推进泵非定常压力脉动的数值计算。当谐波平衡法的阶数n达到5时,计算所得的流场、脉动力与瞬态计算结果一致。数值计算工作量相当于2n+1个稳态计算量,远小于非稳态计算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34.
在喷水推进器进口流道内外流场数值模拟的基础上,通过在Star CCM+软件中编制宏命令,在一条从获流区顶部中点发出的射线上用二分法取点,生成经过该点的流线,并判断其是否进入流道内部,逐次逼近止于喷水推进器进口唇口的流线,可快速、准确地确定获流区的边界,提高喷水推进器推力预报的精度。考察进口流道几何、来流条件等参数对获流区形状的影响,其中进速比、船底边界层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5.
为确保高铁列车的运行安全,铁路5G专网(5G-R)需要比5G公网具备更高的可靠性,通过引入基于射频拉远单元(RRU)的交叉连接冗余(CCR)技术,对5G-R系统无线信号覆盖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首先,介绍CCR冗余技术的系统模型,并对相关参数进行分析;其次,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学建模,探讨这些参数对覆盖性能的影响机制;最后,通过仿真试验验证理论分析的结果,并比较参数偏差对覆盖性能的影响程度。试验结果表明:在参数偏差较大的情况下,RRU的CCR冗余技术会导致铁路5G-R通信系统的覆盖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136.
铁路5G-R专网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容灾能力是铁路独特场景下组网的重要需求,基站组网方案的可靠性定量分析是5G-R组网方案设计的重要理论依据,冗余组网对5G-R基站中主要单元设备进行备份是5G-R场景下提高系统可靠性的主要方案。针对射频拉远单元(RRU)与基带处理单元(BBU)组成的基站系统和将BBU拆分为分离的集中式单元(CU)及分布式单元(DU)的基站系统,利用静态分析和动态故障树分析方法建立可靠性分析模型,定量计算2种基站系统的可靠性参数。同时,采用蒙特卡洛仿真法,建立较完备的基站设备管控和故障切换逻辑,模拟基站故障场景,对2种基站组网系统的薄弱环节进行分析。仿真结果和可靠性参数指标表明:冗余组网设计有效地提高了2种基站组网系统的可靠性,且通过交叉连接方式可以有效减小CU和DU分离部署带来的可靠性损失,验证了该冗余组网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7.
为评估铁路高架桥场景下无线通信系统性能,需建立能准确描述该系统小尺度和大尺度特性的信道模型。首先,建立高架桥场景下椭圆单环模型;其次,将莱斯K因子建模为与高架桥高度有关的函数,两者结合得到一种多跳随机信道模型,并对其进行非平稳性验证;然后,为扩大无线通信覆盖范围,采用在基站侧交错部署多个射频远端单元、在列车上部署多个车载移动中继的方式,形成大规模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MIMO),在此架构下分析天线系统、射频远端单元、车载移动中继站的分布以及高架桥高度对信道容量的影响;最后,对该信道模型进行仿真测试。仿真结果验证了大规模分布式MIMO和车载移动中继系统具有的优势,并显著提高了信道容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