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24篇
综合类   31篇
水路运输   32篇
铁路运输   21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以西安地铁4号线大唐芙蓉园-大雁塔区间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 3D建立土体三维计算模型,对暗挖区间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实测数据分析黄土地层隧道交叉中隔墙(CRD)工法施工引起的围岩及地表变形规律。研究结果为:CRD工法施工引起的横向地表沉降呈"V"形,最终形成的沉降槽宽度约为2倍的隧道洞径;掌子面开挖至监测断面时,纵向地表沉降的速率迅速增大,掌子面远离监测断面时,沉降速率逐渐减缓,当掌子面离开监测断面约2倍隧道洞径后,沉降值趋于稳定;拱顶沉降与纵向地表变形规律基本一致;围岩收敛先快速增长后逐渐平稳。  相似文献   
112.
目前,我国结构设计规范中广泛采用以荷载和抗力分项系数代表概率可靠性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然而,在Eurocode 7等岩土工程结构的设计规范及相关研究中,对荷载与抗力分项系数方法,即以一组固定分项系数来保证不同工况下工程结构可靠性提出质疑。基于多年来我国铁路隧道衬砌结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的研究成果与应用情况,进一步细化不同围岩分级、埋深和衬砌类型的分项系数标定,共标定28种工况下衬砌结构设计的分项系数;分别采用本文、《铁路隧道极限状态法设计暂行规范》和《铁路隧道设计规范》的衬砌结构可靠性与安全性评价指标,对京张高铁八达岭隧道8种工况下设计方案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进行对比分析,不同工况下的隧道衬砌结构设计可靠指标与安全系数差异较大,说明荷载与抗力分项系数方法在铁路隧道衬砌可靠性设计中的稳健性较差。建议在隧道设计规范层面应逐步开展基于概率可靠性地勘和计算两阶段的研究,并提出铁路隧道设计方法转轨的部分建议。  相似文献   
113.
陈旭 《综合运输》2023,(2):55-59+99
市域铁路是都市圈轨道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郑州为例进行研究。依据国家相关政策,研究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域列车的可行性并提出新建线路规划方案。利用“点、线、面”分析法,依据国土空间格局、交通出行需求识别廊道,依据功能节点、客流节点锚定节点,提出市域铁路网规划方案:构建“十字主轴、象限放射、外围加强”的市域铁路网,由K1线(枢纽连接线)、K2线(文化旅游线)、K3线(科创产业线)3条穿心线路组成,预留向周边城市延伸的可能性。该方案采用“穿心式”布局模式,考虑与既有城际贯通,在落实国家发展战略、覆盖城市核心板块、构建“1h”通勤圈、推进“四网融合”、盘活既有铁路资产、促进TOD开发方面起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4.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