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247篇
综合类   37篇
水路运输   50篇
铁路运输   49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刘强  王潇  陈浩  高波 《水运工程》2023,(11):59-64
现代煤炭码头对港口整体调度的服务水平与效率性要求不断提高。针对黄骅港煤炭堆场存在的卸车方案人工决策时间长、作业冲突和列车在港时间过长等问题,对黄骅港煤炭堆场卸车自动决策方法进行研究。通过考虑列车可拆分特征和设备流程串唯一性特征,以最小化列车等待时间和最大化匹配得分为目标,提出一种带有邻域搜索策略的新型解决方案,并通过邻域搜索策略提升算法的搜索效率。结果表明,新型解决方案的决策时间短于1 min,且其结果优于人工决策方案。  相似文献   
382.
传统矿山电铲的除尘设备普遍采用机械除尘等方式,存在散热效率低、噪音大、占用空间大、结构强度低、过滤性较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空过滤式除尘设备,重点展开了某矿山电铲通风除尘设备的设计方法和流程,显著提高该类型设备对电铲内部配电设备及机械设备的换热效率和空气过滤能力,推动通风除尘设备在矿山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383.
陈浩 《车主之友》2022,(2):106-111
因为疫情面无法到处走动的日会稍有些无聊,但通过互联网有时候山能一窥这个世界上最新发生的令人激动的事情,前几天我收到一封来自英戈尔斯塔特的邮件,奥迪通过一个非常私密的链接在德国向我在线同步直播展示了全新的概念车A6 Avant C-tron concept,直到今天保密协议失效,我才能够和大家分享关于这辆车的信息。图片和视频信息在我的机里保存了好多天,我已经按捺不住了。  相似文献   
384.
针对耙吸挖泥船的耙头在挖掘黏土时,其内部流场情况不明晰的问题,本文对耙腔内部流场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及优化。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值模拟计算技术,分析新老耙头的总压差、静压差及截面流速的变化情况。得出设置反弧形导流板后,腔体内部漩涡区域减少,能量损失降低,清水流动性能提高。结果表明:新耙头内部设置流线型腔体,可使流动平顺,输送阻力降低,截面流速趋于合理。其各项性能均优于老耙头。  相似文献   
385.
为有效管控城市轨道交通作业安全风险,保障运营安全,提出基于风险数据库、作业规章及应急预案库、事件案例库(简称:三库)融合的城市轨道交通作业风险管控系统建设思路。介绍该系统的总体架构、功能,以及实现三库融合的关键技术,以期实现对风险、作业规章及应急预案、事件案例的一体化管理,支持多业务、多岗位协同,提升运营单位风险管控能力。  相似文献   
386.
为适应船舶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市场需求,进行船舶总装厂信息工程(IE)方法论研究,提升开展IE业务的能力。通过对IE经典理论的中国哲学剖析,建立IE总体框架,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灵魂和公司特色的IE方法论。  相似文献   
387.
当前国内轨道交通工程中,U形梁预应力张拉工艺呈现出从后张法向先张法过渡的趋势。本研究依托南京至句容城际轨道交通工程,通过现场试验得到先张法U形梁预应力的传递长度,并与理论计算和相关规范结论进行对比。结果发现,预应力放张后每根钢绞线表面应力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在距梁端超过一定距离后钢绞线应力变化趋于平缓;钢绞线表面应变测试得到的预应力传递长度结果与国内外规范计算值吻合度较高,但通过测试钢绞线附近混凝土的应变推定预应力传递长度的方法并不可靠。  相似文献   
388.
以某下沉式隧道为工程背景,为实现横向支撑布置的优化设计,对单排桩支护结构进行结构验算及敏感性参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钢支撑层数的增加导致最大位移值和最大沉降值逐渐减小,当钢支撑达到两层时,最大沉降值、最大位移值以及抗倾覆安全系数均可控制在设计标准范围内;随着两道钢支撑竖向间距从1 m开始增加,两道钢支撑的支反力变化有明显差异,弯矩值、沉降值和位移值先减小后增大,在3 m~5 m位置时取得最小值;而最大沉降和位移值与灌注桩嵌固深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当嵌固深度达到3 m后,沉降变形值基本维持不变;地下水位至基坑底部距离的增加对最大沉降值和位移值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