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81篇
综合类   56篇
水路运输   44篇
铁路运输   42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在对现有道路标线修复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反应型标线涂料喷涂工艺对旧标线进行修复;介绍修复施工工艺,并结合实际工程应用情况对其修复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应用可知,反应型道路标线修复路面标线后,初始逆反射系数大于300 mcd·m-2·1x-1;施工后3个月,边线、中线逆反射系数均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200 mcd·m-2·1x-1左右。反应型标线涂料修复隧道振荡标线后,中线逆反射系数集中在250~300 mcd·m-2·1x-1之间,右侧边线逆反射系数集中在100~200 mcd·m-2·1x-1之间。反应型标线喷涂工艺能有效提升旧路标线逆反射系数。  相似文献   
102.
高等级公路战时应急改成飞机跑道具有重要的战备意义,但路段中包含中小跨径桥梁,对飞机起降存在一定的影响。假定桥跨结构为多跨简支梁、验算荷载为某型号飞机,综合运用结构动力学理论和ANSYS结构分析软件计算飞机匀速通过桥梁时的动力响应及飞机直接降落对桥梁的冲击作用,分析了中小桥梁跨径、桥墩横向刚度等对桥梁结构振动及其对飞机可通行性的影响。经计算表明,跨度为13m的桥梁能满足此型号飞机的通行要求。  相似文献   
103.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厦蓉扩建工程A6合同段东阳大桥大直径桩为研究对象,研究在桩基施工过程中遇到易塌地层及大型葫芦串型溶洞情况下桩基处理方案。总结出针对不同类型的溶洞深度及大小,有无填充物等情况下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案,从而为桩基满足设计要求,为类似工程积累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04.
韦家庄 《铁道车辆》2005,43(7):41-42
使用公用电话网(PSTN)的远程分布式集中监测系统可以实时可靠地监测铁路沿线探测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文章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功能设计和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05.
“物流一体化”和“合同制物流”作为现代化物流方式,对我国许多物资工作者来说尚感陌生。然而,在西方一些国家已应用了近十年,并使供应商和生产商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最近,亚太物流联盟副主席,墨尔本大学教授凯利·哈蒙德专程到我国进行学术交流活动,详细地阐述...  相似文献   
106.
107.
以南京地铁轮轴集中修理的设计研究为出发点,探讨轮轴大修中心设置的必要性;分析南京地铁线网轮轴大修中心的功能定位和检修能力,对检修工艺布局以及检修主厂房设置等核心问题提出设计思路,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资源共享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路面结构在自然环境中经受着持续变化的各种环境因素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为路面温度场的复杂分布,温度对沥青路面的承裁能力和使用性能都有显著影响。文章结合青海德大公路工程。对其路面温度场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系统地研究了路面结构在不同季节的温度场变化规律.提出了路面结构层深度方向温度场日变化的4种趋势。  相似文献   
109.
文章以强度和模量试验为依据,采用振动成型法对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进行级配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连霍高速公路(G30)西安至宝鸡段改扩建工程。工程实践表明,经优化设计的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表现出良好的路用性能,可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10.
中国主要城市通过道路交通运行指数及时评价当前道路运行情况,并在交通管理、公众出行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总结交通拥堵和道路交通运行指数的内涵,梳理主要城市道路交通运行指数的差异。其次,从基础数据采集不全面、指标评价分析不系统等方面分析交通运行指数评估的不足。最后,从完善交通评估模型、建立交通运行指数预测模型和发布机制、新技术应用促进数据采集更全面和指数评估更科学、系统构建交通运行综合指数等方面提出对策,为今后道路交通运行评估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