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4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20篇
铁路运输   63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参考国际上较为通行的统计标准,将城市轨道交通分为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三大类,对世界城轨交通 运营现状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截至 2021 年底,全球有 79 个国家和地区的 541 座城市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系 统,总里程为 36 854.20 km,其中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分别占 51.4%、8.9%和 39.7%。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 中国内地累计有 50 座城市开通运营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 9 192.62 km。2020 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城 市轨道交通客流量大幅下降,全球 46 个国家的 137 座城市的地铁累计运送乘客 396.67 亿人次,平均负荷强度 0.54 万人次/(d·km),其中中国(含港澳台)地铁年客流量为 195.02 亿人次。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持续稳步发展,线网 规模和客流规模继续居全球第一。对城轨全自动运行线路进行统计,全球达到 GoA4 运行等级的线路,运营里程 达 2 384.70 km,我国的运营里程达 587.57 km。探索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全自动运营模式,将进一步促进中国轨 道交通多制式发展,为交通强国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72.
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瓶颈的内涵,指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应当将基于能力的技术瓶颈和基于服务水平的服务瓶颈分开研究.提出了网络瓶颈识别、分析和消解方法.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为例,探讨了该方法的适应性,发现服务瓶颈分析能有效地体现网络的供求关系,反映网络不同位置的服务水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3.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多制式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拥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制式的种类丰富,其中地铁系统制式比重较大。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多制式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分析我国多制式发展的线路统计、特色线路、主要优势等,认为还存在制式分类方法不完善、地铁占比过大、各种制式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制式选择欠科学、运营维护复杂等主要问题,提出完善分类方法和标准、因地制宜做好制式选择、重视不同制式良好衔接、重视技术自主化问题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4.
在分析研究既有的行人仿真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客流仿真技术对安检互认条件下的市郊铁路与地铁换乘站进行仿真,将车站内客流需求、设施设备、运行计划、乘客行为和客流组织集成到SRAIL系统中,通过动态监测手段对设施设备布局进行合理评估。并以在建的新航城站为例,通过SRAIL系统对站内客流进行仿真,从服务水平、交通组织等角度为调整、选择车站设计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5.
参考国际上较为通用的统计标准,将城市轨道交通分为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三大类,对世界城轨交通运营现状进行统计。分析表明:截至2022年底,全球有78个国家和地区的545座城市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总里程超过41 386.12 km,其中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分别占48.9%、9.8%和41.3%。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含港澳台)累计有61座城市开通运营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10 857.17 km,其中中国内地运营里程10 291.96 km。2021年,全球46个国家的157座城市地铁累计运送乘客498.66亿人次,平均负荷强度0.74万人次/(d·km),其中中国(含港澳台)地铁年客流量为256.86亿人次。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持续稳步发展,线网规模和客流规模继续稳居全球第一。对中国内地市域(郊)铁路线路进行统计,开通运营里程为2 954.67 km,在建里程为2 826.91 km。市域(郊)铁路将为都市圈、城市群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为实现“双碳”愿景做出积极贡献,为交通强国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6.
制定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计划既要保证线路充分维修,又要兼顾经济效益.为此,以区域路网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整数规划的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计划优化模型.模型考虑了路网中线路之间维修资源的约束,以维修时间和股道占用状态为决策变量,以股道占用费用、维修费用及惩罚费用总和最小化为目标,通过集中安排线路中各项养护维修活动节省维修支出,减少维修活动对股道的占用时间进而达到优化目的.基于启发式算法设计了模型求解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能够为编制铁路线路年度养护维修计划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7.
铁路系统中固定设备与移动设备的相互作用效果最终体现在时间维度,而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加/减速、近似匀速的动态特性又导致各种时间项的计量难以用精确数进行客观实时表示. 根据车站总体拓扑结构及高速铁路客流需求特征,结合列车运行的动态性,本文应用FTHNs-Conflict Graph双层模型计算&;评估高速铁路车站能力的基本研究思路,首先定义某一时段(比如高峰时段)内车站的列车服务-需求意向集合t@s-TSDIS,以完成既定列车服务-需求意向集合t@s-TSDIS的任务列表占用车站股道时间最少为优化目标,综合应用高级模糊时间Petri Nets (FTHNs)、Max Plus与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优化列车占用高速铁路车站股道时序.  相似文献   
78.
安全评价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围绕这项工作的3个关键点(包括指标体系、评价理论与方法、评价结论),回顾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研究的发展历程,分析指标体系的发展,研究各种评价理论方法的优缺点,指出现有研究在评价结论方面的不足。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工作提出建议,并对今后安全评价研究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9.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大客流换乘疏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换乘设备设施、换乘乘客特性和运营组织方案3个方面分析了对大客流换乘疏散的影响。最后,以某地铁换乘站为例,针对列车不同的到达时间间隔对换乘疏散的影响进行仿真研究,并对大客流换乘疏散组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0.
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是全国上下共同关心的一项跨世纪的伟大工程,本着管好用好京沪高速铁路的宗旨,详细讨论了京沪高速铁路的几种可能的营运管理模式,在对比分析其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种方案的适用范围,并讨论了京沪高速铁路在营运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