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7篇
综合类   2篇
铁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地下连续墙在厦门海底隧道穿越富水砂层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基于厦门海底隧道现场监测数据并结合数值方法,对地下连续墙在隧道穿越富水砂层时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施作地下连续墙并对地层进行降水后,隧道结构变形显著减小,其中CRD1部拱顶下沉降低了约35%~60%,CRD3部拱顶下沉降低了约25%~50%,CRD1部洞周收敛降低了约50%左右。通过比较分析现场实测数据和数值计算结果可知,两者得出的隧道结构变形总体趋势一致,量值基本吻合。文章所采用的方法及研究结果对厦门海底隧道后续施工,以及类似的工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施工工法在翔安海底隧道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翔安隧道现场监测数据,并结合数值方法,对CD法、CRD法及双侧壁导坑法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在大跨度海底隧道修建过程中,施工工法对隧道结构的变形及受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应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时隧道拱顶下沉量比CRD和CD法小,而CRD法施工引起的该值又比CD法小;在控制隧道结构水平收敛方面,CRD法效果最好,它所引起的隧道水平收敛量值明显低于双侧壁导坑法和CD法.在支护结构安全性方面,应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时,隧道结构受力较好,结构安全系数较大,而采用CD法施工时,隧道边墙安全系数小于1.因此,在翔安隧道施工期间,双侧壁导坑法和CRD法为合理工法.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我国公路隧道发展较快,为增强公路隧道建设安全风险意识,需对长大隧道及部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和层次分析法原理,对黑山门隧道的安全风险情况进行分析、辨识、评估.研究认为:黑山门隧道整体风险等级最终评定为Ⅱ级,总体风险水平可接受,但其施工技术风险等级经评估为Ⅲ级,施工期间应采用合理...  相似文献   
14.
魏龙海  程勇  刘继国 《隧道建设》2015,35(11):1141-1149
拱北隧道为一座滨海软土隧道,开挖断面达340 m2,采用超前管幕预支护下的多台阶分部开挖方案。采用ANSYS软件对五台阶15分区方案和四台阶8分区方案的隧道结构受力规律及安全性进行了数值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五台阶15分区方案和四台阶8分区方案都能够满足结构安全要求,但在临时支撑拆除过程中,2种方案的施工安全性差异较大;2)四台阶8分区方案在下半断面临时支撑拆除后、三次衬砌尚未施作时,下半断面边墙及仰拱处的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受力较大,施工安全性较低;3)各部开挖后应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并应尽快施作第2层衬砌结构,以减小拱顶下沉和地表沉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