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46篇
综合类   29篇
水路运输   24篇
铁路运输   23篇
综合运输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介绍了刚架涵病害的情况,并对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受损刚架涵修复采取的处理方法,在处理中较为详细的对碳纤维加固修复混凝土结构技术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72.
实际工程中,经常采用桩端注浆的方法,利用高压水泥浆液的渗透、扩散和挤压特性,提高桩周、桩端土的强度,从而提高灌注桩的承载力。然而,桩端注浆对大直径超长桩的作用机理尚需深入研究,该文通过对广东省某高速公路工程中2根大直径超长旋挖桩(一根桩端注浆;另一根未注浆)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结果对比,对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桩身轴力传递规律以及桩侧阻力发挥特性和桩端阻力发挥特性综合分析研究,发现桩端注浆效果明显,注浆后试桩极限承载力至少提高28%。试验结果表明:桩端注浆后试桩极限桩端阻力至少提高83%,桩端注浆对大直径超长旋挖桩桩侧摩阻力的影响沿桩身可分为3个区段:即显著增强区段、非显著增强区段以及无增强区段。对比采用桩基规范法与公路桥涵规范法计算试桩极限承载力,发现对于大直径超长旋挖桩,考虑尺寸效应的桩基规范法更安全准确。  相似文献   
73.
选用9种粉胶比,研究不同粉胶比下浇注式沥青胶浆的高低温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提高粉胶比可显著提高浇注式沥青胶浆的高温稳定性,而降低粉胶比可提高浇注式沥青胶浆的低温抗裂性.因此,采用合理的粉胶比可保证浇注式沥青胶浆高温性能与低温性能的平衡.  相似文献   
74.
在现有冷再生技术应用的基础上,通过复合式基层的结构优化,提出一种复合式冷再生基层设计理念,其主要结构特点是基层采用柔性冷再生上基层并在其下铺设半刚性冷再生下基层.利用BISAR路面计算程序及HPDS路面设计系统对贵州地区典型的路面结构受力状态进行研究,以此确定适宜的结构层参数范围,并应用于实体工程中.实体工程的检验发现...  相似文献   
75.
以158K苏伊士型油船上层建筑应用为例,比较PPR管与船舶常用的塑料管材的性能,实船应用证明PPR管的性能优于此前船舶上建使用的其他塑料管材,PPR管不仅适用于冷水管道,也适用于热水管道,甚至纯净饮用水管道,认为可取代PE-RT管和金属管材作为船上层建筑供水的主材。  相似文献   
76.
本文对渤海中部一点一年的实测海流资料通过低通滤波方法,计算逐时的余流;通过准调和分析方法,计算逐日的余流.对辽东湾北部一点和渤海湾西南部一点数月实测海流资料也进行了低通滤波和准调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渤海全年绝大部分的日子里,表层余流小于10cm/s,比潮流量值小的多,在近岸浅水区,海流主要为潮流.  相似文献   
77.
利用统计学上的EOF分析方法,对1983-1992年共十年出现在南海的西行和转向台风的高空850hPa环境风场进行分析,可找出了两类台风高空850hPa环境风场的几点差异,为台风路径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8.
利用统计学上的EOF分析方法,对1983~1992年共十年出现在南海的西行和转向台风的高空200hPa环境风场进行分析,找出两类台风高空200hPa环境风场的几点差异,为台风路径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9.
李岩  黄磊 《船舶》2017,28(z1)
海洋科学考察船的发展趋势正追随后信息社会的步伐,以合作代替竞争,追求普遍和谐,使得学术思维和创造性技术革新成为海洋科学考察船的第一需要。  相似文献   
80.
基于DS18820的多路温度采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采用DS18820和AT89C51单片机组成的单总线多路温度检测系统,详细给出了硬件和软件系统的设计过程。该系统设计可靠性高、性价比高,在智能化自动检测和控制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