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篇
  免费   26篇
公路运输   190篇
综合类   143篇
水路运输   129篇
铁路运输   87篇
综合运输   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计算机联锁系统因其应用领域的特殊性,在满足铁路运营需求的同时,必须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因此对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安全性有较严格的要求。广义的信号安全技术包含故障-安全技术、可靠性和易维护性等方面。DS6-60型计算机联锁系统是基于故障-安全技术研发的通过欧标认证的铁路信号安全控制系统。阐述了DS6-60型计算机联锁系统各个环节的主要安全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12.
提高沥青-酸性集料抗水损害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针对酸性集料与沥青粘附性差、混合料水敏感性大的难题 ,根据配位键理论采用含铬外加剂处理酸性集料 ,显著提高沥青与酸性集料的粘附性。用强化的冻融劈裂试验评价混合料水损害 ,对比试验说明经过含铬外加剂处理后的酸性集料混合料劈裂强度比提高显著 ,长期抗水损害性能也较好。  相似文献   
13.
廖春芳  白书锋  钟梦武 《公路》2003,(1):97-100
简要介绍了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槽形混凝土护栏的开发过程,提出了改进后的中央分隔带混凝土护栏的定型尺寸。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护栏不仅造价降低,同时也改善了车辆碰撞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14.
BP和RBF神经网络在辨识内燃机燃烧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发动机燃烧过程的研究方式,提出了用BP和RBF网络辨识内燃机燃烧过程的方法。选定神经网络的结构、隐层神经元的作用函数和控制参数,成功地得到了发动机的辨识模型,结果由RBF网络辨识的模型给出,从这一模型可以获得任意点缸内压力和温度以延拓的参数,为排放分析、计算和结构优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高速永磁电机是MTG发电的关键技术之一,通常采用变频调速的启动方法。高速和高频的特性,决定了高速电机的设计与普通电机有较大的不同。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采用仿真的方法可以较准确获得永磁电机的启动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定量对比盾构掘进花岗岩地层时的掘进效率,提出一种表征掘进效率的特征参数,并依托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进行掘进试验和地层参数现场量测,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和掘进效率的相关性,提出了针对不同地层的掘进效率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岩体的完整性系数均与掘进效率负相关,可用幂函数近似表达地层参数和掘进效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可用反比例函数近似表达掘进效率与总推力之间的经验关系,总推力对掘进效率的影响程度随地层坚硬程度的升高而降低;低推力高转速的掘进参数组合在微风化地层中效率较高,中等风化地层中总推力、刀盘转速分别为14000±1000 kN、1.6±0.1 rpm时掘进效率较高,可以通过牺牲掘进效率的方法来在该掘进速率水平上短期内提高掘进速率.  相似文献   
17.
沥青混凝土路面主要应用于公路的面层,由于沥青混凝土材料本身的差异,以及受设计、施工水平的影响,沥青路面常常出现松散、脱皮、冻胀翻浆、水破坏、沉陷、开裂、泛油、坑槽等病害。这些病害的出现严重影响了路面行车速度、行车安全、加大了汽车磨损、缩短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使行车不畅,行成交通压力,造成道路使用年限缩短。本文具体结合工程项目阐述沥青混凝土的施工工艺、病害分析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Chan  Eric T. H.  Schwanen  Tim  Banister  David 《Transportation》2021,48(1):431-454
Transportation -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dimensions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and walking behaviour have been examined extensively in existing studies. However, the...  相似文献   
19.
Application of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DIC) method to determination of in-situ dynamic strain is presented in this study. Firstly, an integrative software is programmed based on the DIC algorithms and point-wise least-squares fitting technique. Then, simulated speckle images are generated to study the computational accuracy of this software. The experimental setup and procedures for measuring in-situ dynamic strain through both DIC and strain gauge are proposed. The DIC results are close to those measured by strain gauge. This fact reveals that DIC is a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tool for in-situ dynamic strain measurement. Finally, the full-field in-situ dynamic strain of another specimen is measured by DIC, and the overall distribution of the strain in the measurement area is clearly shown.  相似文献   
20.
文中介绍了现行个人所得税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行“综合征收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合理性以及实行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