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篇
  免费   26篇
公路运输   190篇
综合类   143篇
水路运输   129篇
铁路运输   87篇
综合运输   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01.
一种纯隐格式在近海潮流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分析纯隐格式的混合有限分析法在工程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文章采用二维近海区域浅水数学模型,应用fortran语言和该数值离散方法编写了二维潮流场数值模拟程序,并将冻结法与ADI数值模式中的干-湿网格判别标准结合起来有效地处理了计算区域的浅滩。选取湛江湾为例,对其潮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通过与已有的潮位及流速测站的实际测量值进行比较分析,显示采用的数学模型及混合有限分析离散方法能准确有效地模拟实际流态,效果较好,结果准确可信,显示该隐格式方法值得在工程实际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602.
通过积极布局智能制造,引进MICROBO便携式全位置智能焊接机器人用于船坞搭载阶段合龙焊缝的焊接。MICROBO能够自动计算每条焊道使用的焊接参数,默认使用实芯焊丝,为提高效率,换用药芯焊丝。给出手动调整焊接参数的建议,包括将每条焊道的电流调大20~30 A,电压调大3~5 V,焊接速度降低40~60 mm/min。提出平对接、立对接、斜45°对接等3个不同焊接位置的焊接工艺。在外场施工时应注意避免风对焊接质量的影响,专门制作的一体式挡风装置可以有效减少气孔缺陷。机器人对坡口的适应性不强,使用中应注意控制坡口的切割质量和装配精度。  相似文献   
603.
该文系统地介绍了笔者两次考察德国期间,对柏林、慕尼黑、法兰克福、汉堡和汉诺威等城市的城市桥梁建设的总体印象,分类考察的情况,以及相关启示和建议,为国内同行们提供有借鉴意义的资料和启示,以期促进我国城市桥梁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04.
针对应急照明现行规范在地铁上的设计差异及争议,通过对集中电源、区间疏散照明的配电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对电压偏差、应急照明照度的取值、公共区备用照明、区间方向标志灯、吊装标志灯等设置等进行分析探讨,提出目前应急照明设计的一些具体方案及做法。对于集中电源的配电,建议根据消防负荷分布选择在车站两端设置消防小动力箱或疏散照明双切箱;消防应急灯具端子处电压偏差可按额定电压的20%核算;区间疏散照明建议选用10 W灯具,按10 m间距布置;公共区备用照明和吊装标志灯的设置,建议根据当地消防和运营要求决定;各场所的疏散照度值建议按较大值执行。  相似文献   
605.
为实现结构化道路的检测,提出了一种用于道路检测的激光雷达和视觉融合法,通过提取激光雷达在道路边缘的三维点云信息,将其投影到视觉图像上,形成激光点云与图像的映射关系,生成激光雷达似然图。通过改进提取道路的颜色、纹理、水平线等特征的方法,生成相对应的视觉似然图。在贝叶斯框架下将激光雷达和视觉生成的似然图进行融合。在KITTI数据集上测试可知,精度达到94%,准确率达到86%,表明该道路检测法具有较好的道路检测果。  相似文献   
606.
龙溪口航电枢纽工程具有点多、面广、施工难度大、各专业协同要求高的特点。当前航电枢纽工程建设管理系统尚未集成施工进度、质量、安全和通航安全问题分析功能,存在建设管理单一化、智能化水平低等问题。基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可视化等新一代感知与分析技术,以数据融合驱动为主要推手,通过B/S+C/S双架构开发一套航电枢纽工程智能指挥平台。依托龙溪口航电枢纽工程,通过对施工多阶段、全过程的施工生产与航运数据的高效集成及智能指挥平台的可视化智能分析,构建航电枢纽工程智能建设指挥体系,实现对航电枢纽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安全和通航的综合管理。信息的跨平台高效、流畅交互查询和智能分析展示,有效提升了航电枢纽工程建造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607.
为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对工人的安全帽佩戴进行智能化检测,提出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航电工程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由目标检测模块和网络通信模块构成,按照 C/S架构部署,并成功应用于岷江龙溪口航电枢纽施工现场。其中目标检测模块采用先进的目标检测算法,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对图像中的安全带和安全帽进行特征提取、分类和定位,完成识别;网络通信模块通过网络连接视频采集终端、服务器和视频播放终端完成图像采集、传输和显示。对系统各组分的测试表明,系统各项功能完备,各模块间连接完好,能够完成工程建设过程各场景的实时图像采集、传输、识别和显示功能,为龙溪口航电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