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46篇 |
免费 | 157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546篇 |
综合类 | 478篇 |
水路运输 | 506篇 |
铁路运输 | 432篇 |
综合运输 | 4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2篇 |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47篇 |
2022年 | 81篇 |
2021年 | 125篇 |
2020年 | 65篇 |
2019年 | 52篇 |
2018年 | 45篇 |
2017年 | 70篇 |
2016年 | 51篇 |
2015年 | 56篇 |
2014年 | 82篇 |
2013年 | 102篇 |
2012年 | 133篇 |
2011年 | 142篇 |
2010年 | 145篇 |
2009年 | 139篇 |
2008年 | 151篇 |
2007年 | 124篇 |
2006年 | 112篇 |
2005年 | 103篇 |
2004年 | 46篇 |
2003年 | 31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232.
233.
234.
预制拼装桥墩体系(Pre-fabricated Concrete PierSystem, PCP)抗震性能是影响其推广、应用的关键。为加快PCP在中、高烈度等复杂恶劣工程环境中的设计、施工与建造,首先综述了PCP节点连接的接缝形式、连接构造类型及典型工程示例,指出了PCP常用3种接缝形式和6种连接构造力学性能的研究现状及其优缺点;其次,系统地梳理了PCP抗震性能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连接条件下PCP的抗震性能,明晰了现有PCP抗震性能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最后,详细地论述了PCP抗震性能提升方法的研究前沿,探究了耗能延性构造的设置、高性能材料的应用、新型装配式节点构造设计以及新型混合预制桥墩体系的提出等PCP抗震性能提升方法的优缺点和发展方向。结果表明:通过对装配式节点的合理设计以及薄弱区域的预处理,预制拼装桥墩体系的抗震性能能够达到“等同现浇”的设计原则。然而PCP在复杂恶劣工程环境中的推广应用仍面临以下关键问题:PCP既有节点连接方式、体系和改进措施的抗震性能研究成果亟需归纳;新型节点连接方式、新体系和新型改进措施亟待提出,相关抗震性能有待验证;既有和新型PCP抗震性能的理论分析及抗震设计方法尚需完善;适用于复杂恶劣环境的预制拼装桥墩设计、施工标准亟需制定。 相似文献
235.
236.
为了更好地实现铁路货运的重载快捷发展目标,以双层集装箱车辆作为应用研究对象,利用刚柔耦合仿真分析手段进行了3E轴构架转向架100~135 km/h动力学性能分析.6轴双层集装箱车辆刚柔耦合分析表明:空载承载鞍滑动现象和重载中轴轮对稳定性将是其高速运营的主要性能问题.因而,确保空载轮对定位刚度、确保重载中轴轮对轮轨关系稳定和降低车体结构耦合振动响应水平应作为3轴构架转向架的通用动力学要求.为此,提出了如下三项技术对策:①1、3轴承载鞍应以45°倒面作为承载摩擦面,满足摩擦系数μe≥0.42,而中轴小承载鞍则以磨耗板进行减磨处理μ0.2;②以中轴轮对车轮轮缘减薄9 mm的LM修正踏面优化来提高轮轨匹配的等效锥度控制中轴轮对横移,进而降低转向架蛇行运动程度;③中轴轴箱增设斜楔摩擦减振以降低落下孔车体中部结构振动耦合响应.与原设计对比,该技术对策可以使车辆动态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37.
238.
通过水槽试验,探讨了不同滩地植被密度、植被高度对复式河槽流速分布的影响。试验时,借助声学多普勒测速仪(ADV)观测不同垂线、不同测点的瞬时流速,选竹签模拟乔木。试验结果表明,在滩地无植被情况下,流速分布满足对数分布;滩地种树后,主槽流速明显增大,滩地流速减小,流速呈S型分布,不同植物密度,S型的分布是不同的。这种S型分布将水流划分为3个区的复杂行为,S型分布的形状与水深、垂线位置和植物特性(植被高度,植被密度)有关。植被密度对流速分布的影响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39.
基于ABAQUS软件,建立“振动轮-土体”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扩展线性Drucker-Prager模型和三维一致黏弹性人工边界方法,对轮下土体的应力、接触力等振动响应进行分析,研究振动压实过程中轮土的相互作用及由此产生的动力学响应。结果表明:沿振动轮横向,在振动轮边缘处土体竖向应力会发生严重衰减,据此可确定振动轮的碾压重叠宽度;沿压实路径纵向,竖向应力的中心点位于振动轮质心点前方,这是由于轮土接触面倾斜所导致的;根据节点接触应力的时程曲线可以计算总接地宽度,但总宽度之中大约只有1/3可以产生有效压缩变形。 相似文献
240.
针对航道治理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识别及指标体系建立问题,对长江干线\"十三五\"航道治理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成果进行分析研究,采用系统分析、生态因子识别、生态影响判别等方法,得出规划要素与资源、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并结合环境目标提出评价指标体系,可为航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