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1篇
  免费   432篇
公路运输   1438篇
综合类   1596篇
水路运输   1040篇
铁路运输   879篇
综合运输   190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264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316篇
  2012年   390篇
  2011年   432篇
  2010年   394篇
  2009年   385篇
  2008年   350篇
  2007年   375篇
  2006年   316篇
  2005年   294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钢-混组合箱梁在公路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了公路建设安全,文章对钢-混组合箱梁中的钢箱梁部分的材料、加工做了详细介绍,规范了厂内制作工艺,统一了计量标准,对同类工程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72.
为了使团泊新桥(独柱斜塔空间扭面背索混合梁斜拉桥)的成桥线形和索力、应力均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根据该桥结构特点及主要施工过程,确定该桥施工控制以桥塔线形控制为主,索力的确定采用基于正装法及最小二乘法原理的优化方法,该桥斜拉索控制张拉索力的确定分桥塔悬臂施工和体系转换施工2个阶段进行.通过参数识别确定将背索和前索索力作为重点识别的结构参数.桥塔目标线形控制主要通过对塔柱拼装线形控制与索力调整控制来实现.塔柱施工过程中需采用合理的索力张拉顺序保证桥塔施工中及成桥状态的内力安全,桥塔线形控制包括塔柱拼装线形与塔柱整体姿态2部分.团泊新桥成桥后各控制参数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73.
通过采用高性能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采取优选混凝土原材料和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的技术措施,并结合试验段对施工工艺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成功地解决了苏通大桥北引桥工程桥面超薄调平层混凝土存在的易开裂、抗渗性差的技术难题.现场检测表明,混凝土未出现裂纹,且抗渗性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为国内类似工程提供了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274.
为了改善泥浆在高渗透性地层中难以成膜的问题,给泥水盾构工程中泥浆的配制提供参考,针对膨润土泥浆在砂土地层中渗透成膜的过程,以某高铁隧道砂卵石地层中泥水盾构施工为背景,开展了泥浆在不同渗透系数地层中的成膜试验。试验采用自行设计的内径为300 mm的泥浆渗透装置,利用分级加压的方式使泥浆压力转化为地层的有效支护压力,分析了地层渗透系数、泥皮厚度、泥浆滤失量三者的关系以及成膜的判断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泥皮厚度随着地层渗透系数的变大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而泥浆滤失量随之不断增大,在泥皮厚度增大阶段厚度与滤失量成正相关,在泥皮厚度减小阶段厚度与滤失量成负相关,泥皮厚度最大值点是泥浆渗透有效成膜的转折点;过泥皮厚度最大值点的k线可为泥浆适应性判断提供参考,k线左侧是泥浆渗透成膜的稳定区域,而在k线右侧区域,泥浆颗粒的消耗量与滞留量呈负相关,泥浆的适应性较差;采用D15/d85的值能大致地划分泥浆的渗透成膜类型,D15/d85在10附近是成膜是否有效的过渡区,该区域对应k线右侧临近区域,泥浆渗透可以形成泥皮,但稳定性较差,故泥皮不能作为有效泥膜形成的标志;增大泥浆中颗粒的粒径能提高泥浆的成膜能力,使泥浆k线向右移动,能有效解决泥浆在高渗透性地层中成膜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275.
在阐述雷电灾害对铁路危害形式的基础上,综述了我国雷电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了我国易受雷电灾害影响的线路分布,并提出了防御雷电灾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76.
路政管理为工程建设服务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提前介入容量县至岑溪一级公路梧州工程建设的路政管理,对推动施工顺利进行和确保良好的路容路貌的体会。  相似文献   
277.
为了研究动力湿化作用下渗流水在粗粒土高路堤内的迁移特性,自主研发设计制作一种室内喷洒降雨装置及车辆动力荷载模拟装置,开展动力湿化作用下粗粒土高路堤渗流场时空演化模型试验,从时间和空间2个角度描述渗流水在路堤内的迁移特性,然后根据模型试验结果,建立粗粒土渗流场时空演化机制,揭示动力湿化作用下的粗粒土高路堤边坡渐变失稳发育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相似理论,开展粗粒土高路堤渗流场时空演化模型试验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粗粒土高路堤在动力湿化作用下渗流水的迁移特性;动力湿化作用下,湿润锋首先在路堤边坡表面形成,并逐渐从边坡表面向内部拓展,在坡顶处的拓展速率较小,坡脚处的拓展速率较大;受湿润锋演变规律的影响,路堤边坡监测点负孔隙水压力逐渐减小,体积含水率逐渐增大,坡前应力逐渐增加,位于坡脚浅层区域的应力增加速度较快;依据渗流水的迁移规律,将渗流影响范围内的土体自上而下分为浅层暂态饱和区、渗流水填充区及渗流水湿润区;在动力湿化作用下,粗粒土高路堤边坡将逐渐产生沿坡脚深层滑移的渐变趋势。  相似文献   
278.
马捷  贺续文  廖彪 《路基工程》2010,(5):123-125
利用简布法计算土坡最小安全系数,运用随机投点法搜索土坡临界圆弧滑动面,并用C语言编制程序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显示,编制程序计算所得的安全系数与现有程序的计算结果很接近,证实了编制程序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279.
编组站日班计划和阶段计划编制核心之一是出发列车车流来源的推算,由于车流推算的复杂性,其求解算法也是研究重点之一。基于解编顺序建立编组站动态车流推算的数学模型,约束中考虑了单调机资源、车流接续去向和时间等约束,目标函数在优化正点出发列车数的同时考虑总停留车小时的优化。通过设计自适应离散粒子群算法(ADPSO)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以解编顺序为主要优化对象,静态配流采用Lingo编程实现,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80.
ABS (Anti-lock BrakingSystem) 防抱制动系统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市场上的大多数车辆都装备了ABS.1999年,我国颁布了相关法规(GB 12676-1999),规定首先在重型车和大客车上安装电子控制式ABS.2004年又具体规定了必须安装的车型和时间(GB 7258-2004).时隔五年,商用车ABS及国家强制性法规实施后的现状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