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篇
  免费   14篇
公路运输   204篇
综合类   34篇
水路运输   202篇
铁路运输   15篇
综合运输   23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81.
磁流变阻尼器因其低耗能、响应迅速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文章采用一种改进的Bingham模型对船舶辅机浮筏隔振装置中的非线性磁流变阻尼力进行建模。该模型简单且含滞后特性,便于理论分析。对建立的船舶辅机浮筏隔振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通过平均法求解船舶辅机浮筏半主动隔振系统的理论解,并运用Matlab对理论解进行数值仿真验证。以力传递率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了磁流变阻尼器各参数对隔振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可为非线性船舶辅机浮筏隔振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从而能更有效地控制船舶辅机的振动。  相似文献   
682.
[目的]在传统船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层间添加热塑性相材料能有效提升船用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能,为探究其冲击损伤特性,开展实验研究。[方法]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层合板的热塑性/热固性界面,分析两相材料的结合方式;对不同结构的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低、中、高3种不同能量的低速冲击;通过超声C扫描与电子显微镜,对各试件的损伤形貌进行观测,以研究各试件的冲击响应及损伤机理。[结果]结果显示,相较于碳纤维层合板,含热塑性相的船用复合材料层合板具有更好的损伤阻抗;内部嵌膜层合板试件在冲击能量为8和12 J的冲击下,内部分层损伤分别减少了19%和39%,且受到12 J冲击后,内部结构损伤较小,完整性较好。[结论]将PEI热塑性膜嵌于内部能提升层合板的韧性,显著减少内部分层损伤,明显提升内部嵌膜层合板的抗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683.
[Objective]In view of the insufficient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traditional deterministic vibration analysis of ship propulsion shafting system, the vibration response analysis of the shafting system under uncertain excitation conditions is carried out. [Methods]Using non-random vibration analysis based on non-probabilistic convex model process, the uncertain excitation and vibration response are described in the form of the upper and lower bounds of the interval to reduce dependence on a large amount of excitation sample data. Compared with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in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the validity of the program for solving the response bound of the two-degrees-of-freedom (2-DOFs) system is verified, and the uncertain vibration problem of the shafting system is then explored on this basis. [Results]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shafting system is excited by [−30 N, 30 N] propeller laterally, a displacement response of the magnitude of about 10−6 m is generated at the bearing. It is also indicate that the shafting system is excited in a certain interval, so a certain interval response must be produced. [Conclusions]Applying the non-probabilistic convex model process and non-random vibration analysis to the field of the uncertain vibration analysis of ship propulsion shafting system, the vibration displacement response bound of the shafting under uncertain excitation conditions can be obtained with fewer excitation samples, thereby providing useful references for improving the robustness of the dynamic response prediction of ship propulsion shafting systems. © 2023 Chinese Journal of Ship Research.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684.
[目的]为了解决大多数船舶编队控制算法控制周期长和时效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有限时间控制策略。[方法]采用一种非线性终端滑模算法,通过对控制律分区域设计,克服传统终端滑模存在的奇异性问题;将非线性终端滑模与图论结合,实现有限时间的船舶编队控制;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观测并补偿船舶模型中的不确定性及外界的干扰,以保证船舶编队控制的精确性;运用Lyapunov理论验证船舶编队控制律的稳定性。[结果]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控制策略使整个编队系统误差在5 s左右趋近于0,从而实现了稳定。[结论]该控制策略能有效控制船舶编队,且控制速度快、时效性好。  相似文献   
685.
无人船(USV)集群作为未来海上军事运用的重要组成力量,是各国海上无人装备的重要发展方向。首先,通过梳理总结当前国外无人船集群发展战略规划与运用现状,对无人船集群作战关键技术进行归纳分析,从集群自组网通信、战场态势感知、集群协同任务分配等3个方面剖析无人船集群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然后,对无人船集群在军事上运用的典型样式和主要效益进行分析及研判;最后,总结分析当前应对无人船集群的难点,并对无人船集群应对的技术发展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