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6篇
  免费   54篇
公路运输   250篇
综合类   320篇
水路运输   185篇
铁路运输   167篇
综合运输   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牛儒  唐涛 《铁道学报》2014,(4):54-59
随着我国铁路运行速度的提高和运行间隔的缩短,以及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在信号系统中的大规模应用,安全问题显得越发重要和复杂。如何针对我国国情,保证新一代信号系统的安全性是当前必须面对的难题。本文以安全目标为主线,采用安全论证的方法对系统研发阶段的安全保障进行规划和验证。在此基础上,构建信号系统的论证驱动安全设计框架,以GSN论证语言为基础设计安全论证的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862.
为提高列车运行图抗干扰能力,编制运行图时通过设置区间冗余时间和车站冗余时间吸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初始延误.针对既有模型未深入研究多种冗余时间之间相互制约关系对延误吸收影响的问题,本文基于生灭过程描述了冗余时间作用机理,提出了一种同时优化车站冗余时间与区间冗余时间的同步优化模型,该模型平衡了引起延误吸收效果不理想的冗余时间不足和双重冗余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加载随机干扰,并利用接力进化遗传算法求解.结果表明,与现阶段常采用的冗余时间分配方案相比,同步优化模型能根据随机干扰均值求得区间冗余时间并解得相应车站冗余时间,在考虑行程时间的同时,更加有效吸收了累积延误,提高了冗余时间利用率.  相似文献   
863.
张建  牛惠民 《交通标准化》2008,(13):131-134
在混合交通中出行者对不同交通方式的行程时间存在着不同的可靠度要求,故有必要根据不同的可靠度要求追加不同冗余时间,以最优时间策略选择交通方式,从而构造混合随机交通模型及其求解算法,并利用具体实例对其有效性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864.
电喷电控发动机、电控液压自动变速箱、电控气动制动防抱死系统和气囊悬架、低底盘车桥和液压动力转向机构、液压电控铰接装置、电控空调系统以及电控底盘集中润滑系统等新技术现已应用在新型公交车辆上.新型公交车各大总成技术含量高,电子化程度高,对燃润料的质量要求严格,零配件价格昂贵.  相似文献   
865.
根据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对双悬臂梁受均布荷载作用时进行了力学分析,确定了两种条件下的最佳悬臂长度,进而确定了合理的悬臂长度,为工程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可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866.
危岩是迄今研究程度极其薄弱的地质灾害类型,而主控结构面受荷损伤断裂扩展过程是危岩发育机理研究的核心技术.本文通过对主控结构面裂端损伤区范围确定及损伤区损伤材料参数的求解,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天然状态工况、持续暴雨工况及地震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取了不同工况主控结构面的断裂韧度富余系数,与危岩体的稳定系数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67.
危岩是迄今国内外研究最薄弱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尤其在危岩分类及识别、发育机理、稳定性分析及有效防治方面目前处于定性、半定量阶段.根据危岩失稳模式可将危岩分为滑塌式危岩、倾倒式危岩和坠落式危岩三类[1],目前在进行危岩稳定性分析中,拟定了三种荷载组合工况,分别是工况一(自重+天然状态裂隙水压力)、工况二(自重+暴雨状态裂隙水压力)和工况三(自重+天然状态裂隙水压力+地震).本文通过对滑塌式危岩有限元数值模拟,基于位移场和应力场分析得到工况二为最不利工况的重要结论,换言之,工况二即为滑塌式危岩治理工程的控制设计工况.  相似文献   
868.
针对内河限制性航道护岸工程传统设计存在的二维表达不直观、设计效率低下、出图算量流程复杂等问题,采用BIM、GIS等技术进行二次开发,形成系列基于BIM的护岸工程数智化设计技术,实现三维地形曲面内插优化、护岸前沿线自动生成及护岸工程模型参数化快速创建、出图算量等,并依托项目开展技术成果验证及设计成果数字化交付,提升了护岸工程BIM设计效率,拓展了设计成果数智化应用领域,可为同类项目实施数智化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69.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锚碇基础为超大陆上沉井,结构规模庞大,其平面规模为目前世界桥梁陆地沉井之首,详细介绍了沉井施工中的地基加固、钢壳拼装、出土下沉、沉井封底等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870.
支座连接件是桥梁整体抗震性能的一个薄弱环节,针对汶川地震中大量桥梁支座普遍出现病害的现象,基于能量耗散理论提出了辊轴摩擦支座的应用。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地震波激励下普通橡胶支座与滚轴摩擦支座的地震响应进行对比,重点分析了其沿支座平动方向的动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辊轴摩擦支座在控制地震响应的同时能很好地控制梁体移位,延长桥梁结构的自振周期,避开地震能量的集中区,降低结构的内力及位移,使结构内力得以合理分配,支座在运动不发生转动,只有水平方向平动,保证上部结构的稳定性,震后结构复位较容易,隔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