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7篇
  免费   298篇
公路运输   1586篇
综合类   1558篇
水路运输   1376篇
铁路运输   832篇
综合运输   19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263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252篇
  2013年   306篇
  2012年   398篇
  2011年   399篇
  2010年   366篇
  2009年   406篇
  2008年   384篇
  2007年   475篇
  2006年   396篇
  2005年   362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对铁路、公路、全国统一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进行对照比较,分析其之间差别的原因,为投标报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大规模海工耐久混凝土在国内应用很少,各种影响因素对其影响作用不甚明了,通过正交设计的方法研究各影响因素对耐久性的影响,对指导配合比设计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3.
介绍五极纵轴测深法的基本原理,野外工作方法及工程实例,在宜万铁路长大深埋隧道的勘探中应用了五极纵轴测深法,经钻探验证基本吻合。理论及实践证明,五极纵轴测深法在非层状地层的探测方面有较好的分辨率,并可以直观地划分物探异常和绘出可信度较高的物性地质断面。  相似文献   
44.
介绍了NORCON公司研发的Neptune模拟器的主要功能及功能的设计方案,剖析了其搭建框架,分析其故障设置及评分体系的机理,从而阐述了先进模拟器的现状、发展水平及趋势。  相似文献   
45.
通过对比跨度32 m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梁用不同方法加固前后的力学性能,研究碳纤维加固技术应用的适宜场合。研究结果表明:在抗弯加固方面,碳纤维加固更适合于原结构高度较小、配筋较少、荷载变化不大的构件;对于梁高大、配筋多、活载作用大的桥梁,特别是预应力混凝土梁,因新增碳纤维的面积远远小于实体梁面积,加固后构件的刚度,钢筋应力的改善有限,其加固的效果不如预应力加固。采用黏贴碳纤维布的加固方法基本无法提高实体梁的抗裂性能,但在梁体开裂后,碳纤维对梁体的裂缝发展有较好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46.
世界石油贸易及陆海油运链网通道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2000年以来世界石油贸易总量及基本流向的构成和陆海油运通道网络(航线)现状,强调我国能源安全的核心是石油供应安全,关键在海上油运链网安全。  相似文献   
47.
软土地基超长灌注桩荷载传递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现场测试,对软土地基上的超长灌注桩的荷载传递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桩身轴力随深度逐渐减小,在不同的土层中以不同的速率减少。并且随着桩长的增加,桩端阻力表现为逐级下降的趋势;当桩长超过有效桩长,桩长的增加不能提高桩基承载力,但可以避免脆性破坏的发生;高压灌浆不仅可以提高桩基承载力,而且改变了超长桩的受力机理。  相似文献   
48.
以长沙市营盘路湘江隧道东岸并行立交段施工为研究对象,对浅埋条件下并行立交隧道施工安全性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隧道施工结束后地表沉降最大值为39.66mm,并位于隧道上下立交区域,地表沉降不能满足安全要求,还需对地表采取加固措施,如采取地表锚杆、地表袖阀管注浆或旋喷桩加固;下部隧道初期支护变形及受力受上部隧道施工影响不大,安全系数均大于1,结构能满足安全要求,但施工中仍不能忽视对初期支护变形及内力的监测,视情况采取加固措施,或改变施工工艺,如可以先行贯通下部隧道二次衬砌。其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地质条件和施工方法的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9.
建立溶洞—隧道体系的围岩力学特性理论分析模型,采用Schwarz交替法推导既有溶洞条件下开挖深埋隧道时围岩应力和变形的解析解。以齐岳山铁路隧道为例,将围岩力学特性的解析结果与有限元数值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解析解推导过程的准确性。分析结果表明:溶洞的存在使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产生了偏压现象,靠近溶洞一侧的围岩产生了明显的竖向应力集中,两侧水平应力则差别不大;靠近溶洞一侧围岩产生了更大的水平位移,两侧最大值之比约为1.7;随着溶洞与隧道净距的增大,偏压现象逐渐减弱,净距大于1.5倍溶洞直径时,可以忽略溶洞对深埋隧道围岩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
分析了特殊位置接触网线岔发生弓网故障的原因,结合既有线特殊位置接触网线岔调整经验,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为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