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47篇
  免费   468篇
公路运输   2976篇
综合类   3180篇
水路运输   2790篇
铁路运输   1793篇
综合运输   37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271篇
  2021年   461篇
  2020年   282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316篇
  2014年   490篇
  2013年   675篇
  2012年   809篇
  2011年   842篇
  2010年   847篇
  2009年   844篇
  2008年   797篇
  2007年   964篇
  2006年   912篇
  2005年   620篇
  2004年   284篇
  2003年   205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文章主要介绍了冲压车间通过改进设备和工装的性能、减少模具的换模时间等手段,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达到提高车间生产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62.
颜冰  龚沈光  周伟 《船海工程》2007,36(2):61-64
用分层介质中点声源激发声场的积分表示法得到海水中声源外任意一点的声场表达式,用波数积分的数值计算方法得到声场传播在距离上的传播损失,针对不同的海底沉积物参数进行了声场的仿真计算和分析,得出浅海低频声传播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963.
无加筋平板极限强度的简化解析法与规范公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勇  崔维成 《中国造船》2003,44(2):8-16
无加筋板是船舶结构的主要构件之一,船舶结构强度校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校核各平板单元是否具备足够的强度储备。最近几年,作者们采用弹性大挠度理论和刚塑性分析相结合的简化解析方法,曾给出了板和加筋板格在联合载荷作用下的极限强度计算公式,并与部分实验值相比,吻合较好,但没有与目前船级社所采用的规范计算公式作过比较。现作这一比较工作,也包括与有限元分析的比较;同时对以前所开发的简化解析法又作了进一步的改进,文章报道这一改进结果。最后,采用上述三种方法,对影响平板极限强度的几个主要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简化解析法与规范计算公式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64.
邵树人  林依平 《公路》2001,(6):100-103
利用粉煤灰材料活性,对二次投料原理,通过室内试配钢纤维粉煤灰混凝土和粉灰混凝土试验,以及铺筑试验路段的验证,表明该材料能满足路面强度要求,还可降低水泥用量和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965.
基于天津滨海快轨车辆制动系统的应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简要阐述车辆制动系统细节设计及其对安全可靠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6.
从知识融合的物理层次角度,对发动机智能化故障诊断系统的知识融合技术进行了探讨,通过对知识融合内容各节点以及接口的研究,证明了知识融合具有互补性、实时性、低成本性和再学习等优点。该项研究成果为实现发动机智能化故障诊断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67.
文章叙述了某深水高基床防波堤的基床爆夯施工中,通过典型施工确定爆夯参数的可行性和起爆网络设计,并介绍了爆夯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和实测效果及爆夯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968.
采用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的本征模态函数(IMF)分析法和对比实验法研究了有自由液面的陷落式圆腔的流噪声,实验流速为0.4m/s~2.0m/s,间隔0.2m/s。实验发现当流速为0.4m/s~0.6m/s时,腔内液体有明显的振荡现象,其表现形式为液体沿腔内深度方向的大幅上下运动,称为“活塞(Piston)”现象。当流速大于等于0.8m/s时,腔内无振荡现象出现。通过对背景噪声和腔流噪声的本征模态函数作对比分析,得到了腔内流噪声的特性。  相似文献   
969.
Objective To study if using autologous lung as a substitute of oxygenator in cardiopulmonary bypass is bett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cardiopulmonary bypass with artificial oxygenator in pulmonary preservation.Methods Twelve pigle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 n = 6). The isolated lung perfus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The experimental animals underwent continuous lung perfusion for about 120 min. While the control animals underwent 90 min lung ischemia followed by 30 min reperfusion. Another 12 pigle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 n =6). The experimental animals underwent bi-ventricular bypass with autologous lung perfusion.While control animals underwent conventional cardiopulmonary bypass with artificial oxygenator. The bypass time and aortic cross clamping time were 135 min and 60 min respectively for each animal. The lung static compliance ( Cstat), alveolus-artery oxygen difference ( PA-aO2 ), TNF-α, IL-6 and wet to dry lung weight ratio (W/D) were measured. Histological and ultra-structural changes of the lung were also observed after bypass. Results After either isolated lung perfusion or cardiopulmonary bypass, the Cstat decreased, the PA-aO2 increased and the content of TNF-α increased for both groups, but the changes of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much less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The lower W/D ratio and mild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were also demonstrated. Conclusion Autologous lung is able to tolerate the nonpalsatile perfusion. It can be used as a substitute to artificial ogygenator in cardiopulmonary bypass to minimize the inflammatory pulmonary injury caused mainly by ischemic reperfusion and interaction of the blood to the non-physiological surface of artificial oxygenator.  相似文献   
9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