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7篇
  免费   236篇
公路运输   867篇
综合类   1044篇
水路运输   811篇
铁路运输   529篇
综合运输   9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81篇
  2010年   293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结合案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出了分析排除故障船舶轮机设备的“三个依据、两个策略、一个细节”的思路型做法,用实例分析说明排除轮机设备“软”故障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2.
为正确评价辽宁省现代服务业产业空间分布的均衡性,基于基尼系数分析了辽宁省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及分散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新兴和现代服务业的空间集聚水平较高,传统服务业没有明显的集聚趋势;产业集中度较高的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根基扎实的产业基础.  相似文献   
993.
介绍了兰州铁路局陇西车务段货物装载加固现状,分析了装车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货物装载加固安全管理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994.
叶洲  颜谢霞 《水运管理》2008,30(12):35-38
为确保船舶航行安全,实现交通现代化,阐述构建数字化船舶信息监控系统的必要性,实现该系统的主要技术因素、技术方案及系统具有的功能,通过案例介绍,认为构建一套科学的数字化船舶监控信息系统对交通管理部门实现有效调度管理、提高船舶航行安全性和船舶运输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提高航运管理水平、实现交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5.
土壤加固技术及其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并区分了土壤加固、土壤稳定和土壤固化的概念,得出土壤固化和土壤稳定既有区别,又有交叉重叠的部分,但它们都同属于土壤加固的范畴。综述了目前主要的土壤加固技术的方法、原理及其发展,包括机械力加固、热处理加固、化学加固、加筋加固和注浆加固。其中,化学加固中的土壤固化剂技术在近几十年发展迅速,有大量研究成果和工程应用;阐述了钙基类与非钙基类固化剂的种类、特点和加固机理,分析了新型非钙基类固化剂应用现状及其原因;介绍了生物注浆加固技术的方法和原理。  相似文献   
996.
在对港口与城市互动关系分析的基础上,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构建了港城系统包含的5个子系统。将生命周期理论引入港城系统演化规律分析,得出港城系统互动机理表现为一系列的综合机制:动力机制、互动机制、变异机制,从总体上揭示了我国港口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客观趋势。  相似文献   
997.
运用FLAC3D,系统研究动荷载振幅、频率以及工程因素对竖向排列地下硐室群稳定性的影响,并实例分析地下硐室群在爆破震动作用下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振幅对地下硐室群稳定性的影响最明显,隔板对动荷载具有放大效应,当振幅等于0.5 m.s-1时,放大系数为1.35,放大系数随动荷载振幅的增大而增大;围岩塑性区面积也随振幅增大而增大。隔板位移量随频率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50 Hz的高频动荷载对地下硐室群稳定性最不利;隔板最大位移量随硐室间距的增大而减小,随上方硐室跨度的增加而增大,硐室间距越大,上方硐室的跨度越小,对地下硐室群稳定性越有利。动荷载作用下地下硐室群围岩出现较大的应力集中,但最大拉应力小于岩体的抗拉强度,地下硐室群围岩不会出现拉裂破坏。结合工程实例,分析爆破震动作用下地下硐室群的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沿硐室群轴线方向,洞口位移量最大,中间部分的位移量最小,这与实际监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98.
介绍了DK36A型落下孔车的技术参数及结构,并简要说明了该车的试验及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999.
为了研究车辆冷起动、行程动力学参数和不同数据处理方法对实际行驶排放(RDE)试验的影响,本文利用4辆轻型汽油车进行试验研究,通过CO2移动平均窗口法和欧6新方法进行排放计算。结果表明:冷起动对CO和NOx排放影响偏差均在10%以内,对于未装配汽油机颗粒捕集器(GPF)车辆的市区PN排放影响偏差最大可达32.25%,在国6车型标定时应重点关注。相对正向加速度(RPA)与PN排放成正相关,与CO、NOx排放相关性不明显;v*apos,95(速度与正向加速度乘积按升序排序的第95个百分位取值)与CO、PN排放成正相关,与NOx排放成负相关,与CO和PN的相关系数大于与NOx的相关系数。对于同一个有效行程的污染物排放计算结果,欧6新方法大于CO2移动平均窗口法,欧6新方法能更加真实地反映车辆在RDE试验中的污染物排放水平。  相似文献   
1000.
论述了质量监督工作在当前农村公路建设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提出了一些强化工程质量的建设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