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9篇
  免费   235篇
公路运输   867篇
综合类   1045篇
水路运输   811篇
铁路运输   529篇
综合运输   9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81篇
  2010年   293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文章分析了高职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状况,指出传统数控技术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介绍数控技术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做法。  相似文献   
12.
阎军  刘勇 《中国修船》2005,(2):33-34
曲轴修理过程中进行曲轴剩余强度校核十分重要,结合董氏无刻蚀镀铁工艺修复十分可靠。文中以某轮曲轴修复为例,介绍了镀铁修复工艺及曲轴强度校核计算。  相似文献   
13.
利用现场实测资料,对工程海区的潮汐、潮流、风、波浪、含沙量及底质等自然条件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潮流和波浪数值模拟结果,利用经验公式计算方法,对不同建港方案的年淤积量及一次大风天气情况下悬沙和推移质泥沙淤强分布和淤积量进行了研究,同时就该工程对渔港泥沙淤积的影响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宜万铁路宜昌长江大桥主桥创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宜万铁路宜昌长江大桥主桥采用(130 2×275 130)m连续刚构柔性拱组合结构,桥型方案为铁路桥梁首次采用,设计中针对结构构造、受力、施工等特点,采用了多项技术创新,包括桥梁结构、构造和材料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传统的同步装配线与现代的非同步装配线的对比分析,结合自动装配的技术要求,对步进式同步装配线提出了改进方案。改进后的步进式同步装配线,既实现了自动装配的功能,又保持了步进式同步装配线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制动系统在长时间下坡行驶后会发生制动鼓、制动蹄片过热等而导致制动失灵、制动元件损坏等不良后果,因此在车上装了排气制动,用来减轻行车制动在下坡时的使用。但在下长坡、陡坡时制动系统的频繁使用仍会使其温度过  相似文献   
17.
概述海上搜救协调中心(RCC)与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的工作职责与工作目标,分析利用船舶交通管理系统为搜救协调中心提供帮助的可能性与利弊,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国内实际情况对两者的结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保障车辆的正常行驶.防止轮胎因漏气、爆胎等突发事件导致车辆抛锚.一般车辆均配备有备胎。东风商用车的备胎通常固定在车架下方的备胎装置上.比较稳固牢靠。但由于备胎位置不显眼。一旦出现松动遗失或是被盗.往往不易察觉,给长途行车的司机带来不便。我们设计了一种备胎松动报警装置,在备胎松动时就会自动提示驾驶员是松动、丢失还是被盗。其电路图见图1。  相似文献   
19.
在目标-距离速度控制模式普遍应用于我国高速铁路列车控制的背景下,本文针对高速列车运行性能的要求,将模糊神经网络预测控制运用到高速铁路ATP中,对列车速度进行控制。控制系统以闭塞区间为单位,建立高速列车速度模糊神经网络预测控制模型。在闭塞区间内,利用车-地通信将控制所需信息发送至列控中心;根据所得信息,通过预测控制算法得到从当前位置到闭塞分区出口的列车速度自动防护曲线并确定列车运行方式和控制策略;在每1个通信周期内,利用滚动优化和误差校正进行速度优化。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控制方法相比,基于模糊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的高速列车ATP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列车与接触网、轨道、空气的动力作用加剧,给高速列车的建模与控制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提出数据驱动的高速列车子空间预测控制方法:构建基于状态框架的高速列车多变量动力学系统;由输入输出数据设计高速列车的子空间预报模型;详细分析高速列车子空间预测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并给出相应的预测控制算法。高速列车的数值仿真实验结果证明所提出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