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篇
  免费   31篇
公路运输   326篇
综合类   229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561.
为避免测量过程中在现场设置标定参考点,研究了以基础矩阵估计为基础的交通事故摄影图像自标定模型,并分析了其实现过程。把便于递推实现的无限对称指数滤波器引入平均梯度矩阵计算,实现了图像特征点的检测;通过匹配强度系数计算,对两幅图像的特征点进行了匹配;分析了基础矩阵计算及不良匹配点剔除的最小中值二乘法;对通过本质矩阵分解标定摄影图像的实现过程进行了论述。通过实验对模型及其实现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62.
停车泊位预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停车泊位预定是停车诱导系统的一项特色功能,系统除了提供停车场位置及使用状况、停车路线引导等功能,还需要提供停车场内的泊位引导、停车泊位预定等方便用户的功能。文章就停车泊位预定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总结了国外在停车预定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停车预定技术的研究现状;其次,研究了停车泊位预定的类型,论述了两种预定类型的特点,分析了停车预定模型及其求解算法;最后,对停车预定的实现手段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基于手机的停车预定技术的实现框架和方案。  相似文献   
563.
张泰  葛安林  唐春学  董武  蒋涛  阚玉来 《汽车工程》2007,29(3):226-229,249
根据越野汽车行驶特点,按照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合理匹配的原则,确定了共同工作特性和最佳动力换挡点。制定的液力变短器和机械自动变速器的综合换挡规律,既可满足低挡位越野性能和机动性能的要求,又可在良好路面、高挡位行驶时满足燃油经济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564.
汽车行人碰撞抛射仿真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庆峰  许洪国 《汽车工程》2007,29(4):296-299,303
利用PC-Crash软件进行车辆与行人的碰撞仿真试验,提出了第一落地点抛距理论模型,将车辆与行人的碰撞划分为车辆前部与行人的后部和侧面碰撞两种类型,碰撞车型选择当前广泛使用的发动机舱盖略向前下倾斜的梯形前端轿车,建立了车辆与行人后部、侧面碰撞抛距模型和综合碰撞抛距模型,分析了行人相对车辆前端的不同位置对抛距的影响。最后将文中提出的模型与国外行人抛距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证明该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65.
基于PC-Crash的轿车-行人高速碰撞仿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庆峰  许洪国 《汽车工程》2007,29(7):562-565
利用PC-Crash模拟高速条件下轿车与行人后部的碰撞过程,试验假人选择PC-Crash标准成年假人模型,碰撞后汽车驾驶员未采取紧急制动措施,仍然按照碰撞时刻的车速行驶,试验车速区间选择75~155 km/h。研究了不同碰撞车速下行人的第一落地点和最终静止点抛距变化规律,分析了行人头部在事故中所受到的碰撞接触力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汽车行人高速碰撞模型并进行对比验证。  相似文献   
566.
智能车辆的障碍物检测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使用传感器的不同类型来分类,对智能车辆的障碍物检测和识别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分析各种障碍物检测方法。这些方法中主要包括基于立体视觉方法、基于激光雷达的方法:基于彩色机器视觉的方法及基于结构光的方法等等,同时作者指出任何一种有效的障碍物检测系统不能只依靠单一传感器进行环境感知,因此利用多种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检测智能车辆前方障碍物,是未来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与难点。另外,还介绍了近几年一些研究机构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对所使用的一些算法进行简要的概括,为我国在智能车辆的障碍物检测领域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67.
现在流行的实体模型输入、编辑方法主要有基本体素生成、扫描生成、集合运算、雕塑曲面、变换修改、特征建模等。在土木工程设计中,初建模型的试算修改往往需要在模型上填加节线和移动节点位置。现有的模型编辑方法只能采用集合运算的方式编辑模型。外部操作和内部运算工作量都比较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个填加节线的操作算子。直接修改实体模型内部的拓扑数据,避免了复杂的集合运算。同时针对曲线、变宽桥梁提出一种扫描算法,根据桥梁横断面和路中线数据,直接生成曲线、变宽桥梁的拓扑数据和几何数据,完成建模工作。  相似文献   
568.
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受力复杂,为得到混凝土收缩徐变对万新大桥的影响,有必要细致研究混凝土收缩徐变特性。在ANSYS中编制了收缩徐变效应程序,计算结果良好可控,为此类桥梁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69.
基于激光扫描仪的数据分析,对智能车辆前方地形数据的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对采集的离散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中值滤波算法减弱噪声的影响,通过车体坐标系到世界坐标系的转换实现车辆行走过程中不同场景的拼接;然后基于Splatting理论,选取椭圆高斯足印函数实现了离散三维数据的直接体绘制;最后结合可视化工具包VTK(Visualization Toolkit)的连续数据场轮廓提取和交互操作功能,在Visual C++开发环境下实现了基于激光扫描的环境信息可视化技术,可以达到逼真重构真实环境的可视化效果。  相似文献   
570.
基于驾驶员认知过程的车辆跟驰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提出一种将驾驶员的直觉、分析和推理三者相结合的驾驶员认知结构基本框架,在此框架体系下对车辆跟驰过程中驾驶员的认知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合五轮仪试验系统采集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出对驾驶员的车辆跟驰信息提取过程有独立作用的4个因素,包括前车位移、前车速度、前车加速度和后车位移,相应地将驾驶员认知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构建了跟驰过程中驾驶员的认知结构模型,并对各个阶段做出了具体分析,建立了相应的车辆跟驰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驾驶员认知过程的跟驰模型可以较好地揭示跟驰过程中的驾驶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