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0篇
  免费   37篇
公路运输   655篇
综合类   253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15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71.
重复荷载作用下砂土永久变形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预估路基的永久变形,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对砂土进行了重复加载动三轴试验,得到了砂土永久变形的发展曲线,建立了塑性应变和荷载作用次数之间的关系式,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该式中的系数与含水量和回弹模量之间的回归公式,并对回归公式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当荷载作用次数为10000次时,现有路基土永久变形模型预估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对误差最小为52%,最大高达376%;而系数与含水量和回弹模量之间的回归公式相关系数最小值为0·31,平均值为0·41,大于临界值0·28,试验曲线与理论曲线相关系数大于0·99。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砂土永久变形预估公式可靠性较高,而现有预估模型不适用于砂土。  相似文献   
672.
级配对沥青混合料集料离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比较不同级配类型的沥青混和料在施工过程中产生集料离析的差异程度,通过调整拌和楼热料仓比例生产出具有代表性的7种级配类型沥青混和料,分析了其摊铺后在横断面上不同位置的颗粒组成状况,混和料经碾压成型后,测定其在横断面上不同位置的构造深度,并评价其数值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产生集料离析程度由大到小的沥青混和料级配为:反S型、间断级配、最大密度曲线之上微弓型、S型、0.45次方最大密度曲线、含中间粒径较多的级配、最大密度曲线之下微弓型。  相似文献   
673.
MAC改性沥青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LSPM)基层的路用性能,以MAC改性沥青作为LSPM结合料,对MAC改性沥青、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的性能进行了对比,提出了MAC改性沥青LSPM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抗疲劳性、渗透性、抗反射裂缝性等路用性能要求,并进行了MAC改性沥青LSPM材料组成设计、施工技术研究和试验路修筑。试验结果表明:MAC改性沥青LSPM空隙率为13%~18%,沥青膜的厚度大于12μm,模量为400~600MPa,试验路通车2年后车辙量在4~8mm之间,这表明MAC改性沥青LSPM具有较高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674.
饱水状态对浸水马歇尔试验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件的饱水状态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检验的试验结果有较大影响.通过改变沥青混合料试件浸水时间和温度,进行浸水马歌尔试验,分析了饱水率随时同和温度的变化规律,评价了饱水率对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空隙率的混合料试件,浸水48 h无法保证达到完全饱和状态,普通浸水马歇尔试验难以准确评价混合料的抗水损害能力.提出了以饱和浸水残留稳定度作为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评价指标,建议对于空隙率不大于4%的试件可以在60℃条件下浸水48 h后检验其水稳定性;当空隙率大于4%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浸水时间以保证其达到浸水饱和状态.  相似文献   
675.
路面结构参数对拓宽道路附加应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有限元程序,将路堤顶面的差异沉降作为位移约束条件直接施加到路面结构底部,建立了差异沉降下路面结构应力的计算模型.分析了路面结构参数变化对拓宽道路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了结构层参数变化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路面各层附加应力随着不同结构层厚度和模量的增大而有相应地增大或减小,对基层底附加拉应力而言,基层厚度和模量的变化对其影响最大.对不同的路面结构层底附加应力,各因素影响显著性程度不一样.  相似文献   
676.
通过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实测数据分析,建立了车辙积水模型,从车辙积水临界深度、行驶安全性的角度提出车辙深度评价指标,并分为三级,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7.
室内振动压实是室内击实成型试件的一种新方法,能较好地模拟振动压实的特点。研究了静面压力、频率、激振力和振幅等振动压实参数对黄土压实效果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一组压实效果好并且与现有振动压路机的技术参数相符的黄土振动压实的推荐参数;对黄土的振动成型方法和成型后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探讨,并与击实试验做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振动压实黄土得到的最佳含水质量分数、最大干密度均比室内击实的要小,振动压实黄土的回弹模量比室内击实黄土的回弹模量要大;不同成型方式对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678.
为了了解中国气候条件对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影响情况,对沥青路面水损害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与分析,认为影响沥青路面水损害的主要气候因素为:降水、高温以及冻融循环过程。降水与高温过程组合以及降水与冻融循环过程组合是影响沥青路面水损害的两个主要气候过程。针对这两个主要气候过程,构建了降水气温指数和降水冰冻指数,用于评价上述气候过程对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利用降水气温指数和降水冰冻指数划分中国公路沥青路面水损害气候影响分区是合理可行的;根据各个气候指数的工程意义和等概率原则,确定了分区界限,拟定了包含14个区的分区方案。  相似文献   
679.
针对中国高速公路中间带护栏高度不足的问题,对高速公路中间带波形梁护栏的高度进行研究。采用能量守恒方法,在构建波形梁护栏和车辆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建立高速公路中间带护栏高度计算模型;并采用调查分析的方法,对交通事故、交通组成以及相关车型的设计参数进行分析,确定了护栏高度计算模型中的有关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适合中国高速公路中间带波形梁护栏的高度宜为87.6cm,可有效地防止大型车跃出和小型车钻撞护栏等恶性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80.
基于轨道交通网络的道路公交线网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交线网评价是公交线网布局规划的重要内容.依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相关原则,从公交线网的换乘枢纽、线网布局两个方面分层次对基于轨道交通网络的道路公交线网规划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并对指标的预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和量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应于基于轨道交通网络的道路公交线网的一般性评价方法,构建了公交线网合理性评价和换乘枢纽协调性评价的理论框架,以期能为基于轨道交通网络的道路公交线网评价及布局规划和优化调整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