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8篇
  免费   37篇
公路运输   653篇
综合类   253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15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1.
运用流体力学车流波理论,分析了交通事件和干预措施综合作用下对车流状态的影响,建立了基于车速———交通密度一般模型下的车流波波速模型、干预作用产生的干预波和交通事件影响产生的集结波、启动波、消散波相互作用产生的车流波位置和对应时刻模型以及分流干预措施解除时刻模型.这些模型或关键参数的确定,为有效确定事件处理方案,尽快消除拥挤或阻塞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12.
多年冻土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对结构附加应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骉  姬杨蓓蓓  王秉纲 《公路》2006,(12):66-70
多年冻土地区路面结构出现大量早期损坏,究其原因,与多年冻土地区独特的工程特点有直接关系。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的融沉变形使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产生附加应力,其与荷载应力的综合作用,直接导致路面结构的破坏。采用有限元法,并将融沉变形简化为二次曲线,建立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的横向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了路面材料与基层底面附加应力的变化关系,并得出附加应力的主要影响参数,为多年冻土地区路面的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13.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工作性测试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海年  郝培文 《中外公路》2006,26(2):194-196
沥青混合料的工作性是用于评价热拌沥青混合料铺筑及压实性能的重要指标。该文利用开发的设备对影响沥青混合料工作性的因素进行全因素试验,并对其影响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14.
为更准确地进行重载沥青路面轴载换算,调查了货车的轴重及胎压分布,发现了两者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改变轴重和胎压测试了轮迹,轮胎接地压强和接地半径均随轴载的增加而增加,荷载中心距保持不变.测试了移动车辆的轮胎接地压强分布,发现在全轮迹范围内基本属于均匀分布.根据重载车辆轮迹及轮胎接地压强分布,得到了重载道路荷载作用图式.采用该图式,并充分考虑路面结构的非线性,推导出基于弯沉等效、弯拉等效和土基顶面压应变等效的轴载换算公式.  相似文献   
715.
沥青混合料蠕变模型的改进及其参数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力学模型不能全面描述沥青混合料的蠕变,因此根据沥青混合料三阶段的蠕变特性,对Burgers模型中表征粘性流动的外部粘壶进行改进,认为其粘滞系数先增大后减小.推导了改进模型的本构方程,得到了蠕变应变、蠕变速率和蠕变加速度的解析表达式;运用最小二乘原理,建立了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通过两个实例验证了改进模型的正确性.研究表明改进模型拟合曲线与实测应变吻合较好,相关性系数高,而且计算得到的流变时间与实测流变时间误差较小,说明该力学模型能够反映下沥青混合料第三阶段的蠕变,而流变时间Ft可作为研究沥青混合料蠕变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16.
平原区低路堤高速公路排水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下挖通道处的排水系统和小于淤积坡度路段路表排水系统。对于下挖通道排水系统,提出了渗井、防雨棚、蒸发池和泵站4种排水方案,并对这4种方案进行了对比和评价。在路肩以及中央分隔带的路缘带设置的纵向集水沟与路基边坡上的急流槽等组成了小于淤积坡度路段路表排水系统。结果表明:防雨棚适用范围广,蒸发池仅适用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泵站可应用于立交或比较重要的通道;小于淤积坡度路段路表排水系统不会发生失稳破坏,经济效益好,不易淤积。  相似文献   
717.
多级嵌挤骨架密实二灰碎石组成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二灰碎石的抗裂性能和抗冲刷性能等路用性能,应用逐级填充理论和室内试验确定了粗集料的多级嵌挤骨架结构;根据二灰结合料黏聚力最大为原则通过试验确定二灰比例,根据粗集料骨架空隙体积计算二灰结合料剂量,使混合后二灰混合料能密实填充于粗集料形成多级嵌挤骨架空隙结构中。在此基础上,提出多级嵌挤骨架密实型二灰碎石组成设计方法,并对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多级嵌挤骨架密实型二灰碎石组成设计方法,使得设计的二灰碎石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尤其是力学性能、抗裂性能和抗冲刷性能。  相似文献   
718.
采用无核密度仪定量检测与评价沥青混凝土路面非均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非均匀性是其发生早期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非均匀性区域极易导致路面上产生局部破损,严重影响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根据非均匀性的产生根源和特点,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非均匀性分为集料离析非均匀性和压实非均匀性,采用无核密度仪(PQI)快速无损地定量检测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密度变化情况,对施工质量进行动态控制和评估,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横向和纵向的非均匀性及其原因。同时,研究了温度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只要在压实温度以上,对非均匀性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719.
结合水镁石纤维混凝土在高速公路段、农村公路段的试验路工程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合适的水镁石纤维混凝土制备工艺,并做一定的经济分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干法制备工艺相比,相同强度混凝土路面湿法制备工艺纤维分散效果更佳,有效降低材料成本.在配合比设计中,建议优选合适的水胶比从而达到最佳性价比.在路面工程中,水镁石纤维混凝土较钢纤维混凝土、普通混凝土更具有性价比优势.  相似文献   
720.
高原寒冷地区沥青混合料劈裂强度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特点,试验分析了油石比、温度、加载速率等对沥青混合料劈裂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条件下,油石比对沥青混合料劈裂强度的影响有所不同。高温时,沥青混合料劈裂强度随油石比的增大而波动变化,但影响较小;常温时,劈裂强度随油石比的增大呈抛物线形变化,出现峰值;低温时,劈裂强度随油石比的增大呈增大趋势。在相同的加载速率下,劈裂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常温及高温条件下,劈裂强度最大值及其对应的油石比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10℃时的劈裂强度对加载速度的变化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