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7篇
  免费   37篇
公路运输   652篇
综合类   253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15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01.
低噪微表处混合料矿料级配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表处养护技术在广泛应用的同时仍然存在着噪声过大、抗松散性能不足、耐久性差的缺点,制约着微表处养护技术更好地应用.针对微表处噪声过大,配合比设计不够完善的问题,提出了低噪微表处的矿料级配以及矿料级配优化设计方法——堆积密度法.室内试验表明,矿料在振实状态下的堆积密度越大,低噪微表处的湿轮磨耗值越小,负荷轮黏附砂量越大,即微表处混合料的技术性能越好.研究成果在广西坛(洛)—百(色)高速公路2012年养护工程中得到了应用,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该项目所采用的低噪微表处具有低噪、平整密实、抗滑性能优越、使用性能优良等优点.  相似文献   
802.
借助于四点弯曲小梁疲劳试验装置,采用对称循环加载方式,通过加载次数来设置循环,并且在不同的循环次数之间设定相应的恢复时间,研究了多个循环作用下不同的恢复方式、应变大小以及温度的大小与沥青混合料的劲度残留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小梁在无约束情况时的劲度残留率要大于有约束时的劲度残留率,并且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这两者之间的差值会越来越小.应变越小,则劲度残留率会越大,200με作用下劲度的残留率较大,400 με和600με作用下对应的劲度残留率在循环次数少的时候比较接近,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二者之间的差异会明显.温度为5℃和15℃时的劲度残留率比较接近,25℃时的劲度残留率要大于5℃和15℃时的对应的劲度残留率.  相似文献   
803.
高速公路交通噪声较为严重,合理的选择声屏障对于高速公路降噪非常重要。本文以声屏障的降噪效果与影响声屏障选型评价因素为基本出发点,研究了不同构造材料、不同结构类型声屏障的降噪效果,并根据各种声屏障适用环境与使用性能,确定合适的声屏障类型;以云南省武昆高速公路为例,结合声屏障选型与评价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出其最终的敏感目标降噪方案。  相似文献   
804.
路基是公路的主要承重层,路基压实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整个公路的使用性能。目前由于路基的压实质量不好造成的路面结构早期破坏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必须对路基的压实质量严格控制。我国高速公路正逐步向西部地区发展,由于天然砂砾具有透水性好、沉降量小和强度高等优点,当在建高速公路附近的天然砂砾来源丰富时,为了改善不良地质,常常采用天然砂砾进行换填。然而,现有的天然砂砾压实质量控制方法不能满足工程的实际需要,有必要对其改进和完善。本文结合实际工程由沉降差法和基于含石量与最大干密度的灌砂法进行天然砂砾路基压实质量探析。  相似文献   
805.
路面混合料的均匀性影响路面的路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和 Python 程序语言,结合格子方差法提出颗粒分布离散系数作为均匀性评价指标。采用 CT扫描仪获取不同离析程度的集料截面图像,通过图像处理将集料按不同粒径范围分组,计算每档集料的离散系数,加权平均得出总离散系数;并将此评价指标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研究结果表明,用格子方差法计算得出的离散系数作为均匀性评价指标,能够定量地评价路面混合料的均匀性。通过试验研究给出路面混合料离析程度分类的建议值,为路面混合料的现场快速检测提供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806.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作为一种机电换能器,在研究桥头跳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采用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排除人体主观性的影响,客观测试车辆通过路桥过渡段时产生的竖向加速度,评价车辆通过路桥过渡段时人体的舒适性.对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形式以及安装固定方法进行介绍.通过在车辆底面和前排座椅安装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连接电荷放大器、采集卡以及PC中的软件,测得通过路桥过渡段时车辆振动产生的竖向加速度,并根据傅里叶变换,得到人体的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作为评价桥头跳车时人体舒适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807.
宋亮  张栋 《公路》2012,(12)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西部省区公路网逐渐完善,对运营期间公路服务水平的要求也日渐提高,沿线设施供水、供电势在必行,而戈壁荒漠区水、电资源匮乏,公路施工及运营成本高,经济效益不明显.通过对戈壁荒漠区沿线设施供水、供电工程实施时机及效益进行统筹分析,在新疆地区公路建设中首次提出供水、供电工程先行实施,主体工程施工时加以利用的方案,在公路建设项目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公路工程降低施工、运营费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08.
该文选择基于多点支撑骨架状态的混合料体积设计方法进行薄层罩面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设计,并与根据基于最大骨架承载力马歇尔设计方法设计出的薄层罩面沥青混合料进行高温性能、水稳性和抗滑性能对比。结果表明:与基于最大骨架承载力马歇尔设计方法相比,采用基于多点支撑骨架状态的混合料体积设计方法设计的薄层罩面沥青混合料具有更优的高温抗车辙能力、水稳定性和抗滑性能。  相似文献   
809.
为了研究沥青混合料拌和流变特性、确定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以及合理选择拌和时间,使用自主研发的沥青混合料拌和流变仪确定了沥青混合料拌和的转折温度点,通过均匀能耗原则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并通过转速-扭矩曲线斜率综合反映沥青混合料拌和流变特性。结果表明:固定拌和速度下,沥青混合料拌和扭矩随着拌和时间的增加呈变小的趋势。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范围取155℃~160℃,与施工技术规范的建议范围相一致。当角速度为6.28rad/s、频率为30Hz时,未加矿粉情况下AC-20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均匀能耗为1 910.7J,最佳拌和时间为80s。拌和转速和扭矩之间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转速-扭矩曲线斜率越大,沥青混合料黏度越大,流变特性越小。  相似文献   
810.
对PR和RA两种添加剂不同掺量的AC-20C和SUP-20两种级配的沥青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采用动稳定度、相对变形参数和综合稳定指数对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进行评价,且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及统计学检验方法对车辙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马歇尔特征值中的马歇尔稳定度和马歇尔模数是影响车辙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在PR或RA相同的试验条件下,级配由AC-20C转变为SUP-20时,对车辙试验结果影响较小.改性剂PR或RA对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显著有效,且PR对混合料的改性性能优于R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