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5篇
  免费   144篇
公路运输   34篇
综合类   16篇
水路运输   857篇
铁路运输   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51.
钢筋混凝土锚桩在振冲密实区以锁口形式组成连续墙体的施工具有较大的难度。文章通过QICT二期项目这个实例,以试桩的方式对钢筋混凝土锚桩施工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从而发现在振冲密实区施工存在的锤击数问题、偏位问题和桩头破碎问题,并对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采取应对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2.
苏丹红海沿岸珊瑚岩土层地基承载力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文成 《港工技术》2010,47(3):52-53
珊瑚岩土层是一种主要分布于南、北回归线热带海洋中的特殊岩土类型,由造礁珊瑚群体死亡后聚集的沉积建造,其具有多孔性、脆性。同时,珊瑚岩土层在分布上具有软硬交替的规律。通过分析苏丹红海沿岸的珊瑚岩土层的分布规律及工程特性,探讨该地区的珊瑚岩土层地基承载力的取值问题。  相似文献   
153.
传统板桩已不能满足码头结构大型化、深水化的要求,钢管板桩组合结构是新型的结构型式,具有力学性能好、施工方便、工期短、经济效益好等特点。目前,针对该新型组合结构尚无较成熟的计算理论和施工方法。通过对某工程设计和施工实践的总结,介绍应用该结构的意义和价值,探讨该结构的设计方法,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4.
排水是碎石桩重要的抗液化功能之一,但我国工程界的排水抗液化运用较少,理论研究及工程经验不足.回顾了排水抗液化理论的发展历史,总结不同学者的排水抗液化理论的关键要点,指出井阻是排水抗液化法必须考虑的不利因素.某强震区港口工程成功运用排水法碎石桩解决了液化难题.详细介绍该工程的碎石桩设计方案及计算方法,总结桩体材料粒径级配...  相似文献   
155.
以某沿海深水航道拓宽工程为依托,通过对建设规模论证、航道平面布置影响因素、航道通过能力及环境保护等工程设计重难点进行总结研究,提出对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56.
主要介绍40m跨小箱梁在南通港洋口港区黄海大桥3690m深水区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7.
在应用于边坡稳定问题时,DCM(深层水泥搅拌桩)的平面布置形式直接关系到其受力的合理性,进而影响边坡的稳定和安全。针对当前工程实践中采用不同DCM平面布置形式解决边坡稳定问题时,其受力机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认识不足,基于三维有限元方法,结合不同的DCM平面布置形式(桩式、横墙壁式、纵墙壁式、格栅式),对加固后边坡从整体稳定、位移和应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采用不同DCM平面布置形式加固边坡后的位移和应力分布规律及特点。研究表明:纵墙壁式和格栅式布置相对于桩式布置,边坡整体稳定安全系数显著提高,位移和应力明显减小且分布更为合理,其中纵墙壁式布置优势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8.
宋建东  王刚  赵凯 《港工技术》2022,59(2):32-36
港口作为水陆运输的中转站,随着"一带一路"节点的不断延伸,重要性愈发凸显出来.这其中,防波堤在港口工程中扮演着抵御波浪侵袭,保障临海基础设施安全的角色.本文主要探讨国标、英标BS6349-7及手册Eurotop_II_2018和Rockmanual对斜坡式防波堤设计方法的差异,对比和总结归纳了设计要点和相关计算公式,为...  相似文献   
159.
对高桩码头重力式挡土墙接岸结构的岸坡,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别针对挡土墙前后土体高差、岸坡坡肩宽度、岸坡坡比等因素对岸坡尺寸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合理增加挡土墙前后土体高差,并在保证岸坡稳定的前提下,适当的减小岸坡坡肩宽度、增大岸坡坡比,可以有效减小后方承台的宽度,从而达到节省工程投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0.
姜宁林 《水运工程》2013,(8):131-135
利用长江口澄通河段多年实测水深、流量等资料,建立反映澄通河段典型断面面积随含沙量和落潮流量变化的河相关系。依据所建立的各典型断面的河相关系式,分别探讨在含沙量变化和落潮流量变化下,典型断面面积的变化情况。分析可知,当含沙量从0.312 kg/m3减少到0.043 kg/m3时,各典型断面的面积普遍增加超过55%,而当落潮流量从10000 m3/s增加到100000 m3/s时,典型断面面积增加了约7.7倍。这表明在落潮流量不变的前提下,含沙量的减少会导致澄通河段各典型断面面积较大幅度地增大,而在含沙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落潮流量的增加,断面面积的增加也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