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5篇
  免费   144篇
公路运输   34篇
综合类   16篇
水路运输   857篇
铁路运输   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211.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水电管线众多,而港区传统管线埋地敷设的方式存在着占用港区用地、维护不便、抗不均匀沉降差等特点,无法适应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自动化、无人化、集约化的管线敷设要求。通过分析港区综合管沟与城市综合管廊的区别,结合广州港南沙四期码头工程、钦州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程等综合管沟的应用情况,提出港口工程常用综合管沟的断面形式。结果表明,适用于港口工程综合管沟的主要断面形式为方便开启的单舱结构形式,该形式对一般港区、工业园区、城中村改造等管线较多、用地受限的区域也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12.
根据《防波堤与护岸设计规范》的要求,对于可冲刷地基上的斜坡堤,水下棱体的大块石均应抛置于厚度不小于0.5 m的小块石或者土工织物软体排上。对于有局部裸露岩石的砂质海岸,土工织物软体排容易被局部刺破而无法使用,同时土工布也难以满足长达50 a的设计使用年限。国标规范没有严格的预铺碎石倒滤计算,碎石厚度也没有严格的理论依据。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国外各倒滤设计原理,采用严格倒滤原理和几何稳定倒滤原理详细阐述了斜坡堤底部的倒滤设计,较好地弥补了国标规范的设计不足。  相似文献   
213.
陈小南 《中国港口》2012,(8):46-47,53
<正>一、广州港出海航道发展现状广州港出海航道自珠江口桂山锚地至黄埔港区,沿经珠海、深圳、中山、东莞等市,全长约115km。广州港出海航道二期工程从珠江口至黄埔港区,于2004年3月开工至2006年底全线完工,航道底标高为-13.0m,底宽160m,可满足5万吨级船舶乘潮进出港。广州港南沙港区出海航道拓宽工程从南沙港区至珠江口桂山锚地段于2005  相似文献   
214.
PE管道在海底管道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显示了其突出的经济性,海底管道的敷设施工方法是决定施工造价和工程质量的关键。本文介绍PE管海底敷设施工的主要方法,对海底PE管道施工和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15.
地铁站基坑开挖引起地面不均匀沉降并导致周围地下构筑物倾斜、开裂等问题,一直受到人们关注。结合陈家祠地铁站工程实例,运用有限元法模拟基坑开挖过程的工况,分析基坑开挖对国家级文物建筑-陈家祠堂的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使邻近文物建筑站在基坑开挖及地铁运营时能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216.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国内高桩码头结构加固改造常用方案进行分析,总结每种改造方案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供高桩码头结构加固改造方案选择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17.
丘小标  卞亚芹 《水运工程》2015,(11):175-178
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具有强度大、承载力强等性能,常应用于海洋与海岸工程的桩基结构。但是在沉桩施工过程中,常出现桩头破损的情况。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大管桩沉桩过程中出现桩头破损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218.
通过研究分析港珠澳大桥人工岛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大桥建造的背景,对岛上集观光、商业、展览、交通服务等功能的大型公共建筑设计与岛上广场景观设计进行呼应与融合。最大程度地发挥珠江口海中央的独特地理特性及香港、珠海、澳门三地的人文特色,成为港珠澳大桥里程碑式工程中的精髓。  相似文献   
219.
通过不规则波物理模型试验,在前人对开孔沉箱波浪力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透空式上部结构开孔沉箱前沿的波浪力。分析了结构前沿的波压力分布规律并与现有的波压力计算公式进行对比,发现透空式上部结构面板和底部沉箱结构前沿波压力的计算可通过合田良实公式进行修正,而上部结构纵梁所受的相对点压强值往往较大,因此单独对纵梁上的相对波压强进行分析,给出了计算相对波压强值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220.
基于国内外桩基透空式防波堤透射系数的研究成果,根据大直径圆筒结构的消浪机理,确定主要试验参数和试验组次,进行物理模型试验。经过数据处理,得到结构的堤后波高,明确了影响透射系数的主要因素是相对间距η,次要因素是波陡HL和相对超高ΔhH。在Hartmann理论公式的基础上,综合物理模型试验的数据,拟合了透射系数的计算公式,为今后大直径圆筒结构防波堤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