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4篇
综合类   29篇
水路运输   4篇
铁路运输   51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为探究复杂地质环境软岩偏压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力学特征和变形特点,依托渝昆高铁在建隧道工程,采用数值模拟软件对隧道开挖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并与现场实际监测数据相对比。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能够较好地反映软岩偏压隧道实际施工状态,隧道开挖初期变形速率较大,后期逐步收敛,最大沉降值为206.72 mm,最大水平位移达到249.09 mm;初期支护最大拉应力为6.14 MPa,最大压应力为12.8 MPa,均不同程度超过规范中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及抗压强度设计值;由于现场降水较多,且软岩吸水性较好,隧道偏压效应明显,导致深埋侧变形和受力更为复杂。综合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结果,提出优化施工工法、增大预留变形量等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82.
83.
魏贇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1):118-122,I0011
基于兴延高速控制性桥梁工程梯子峪特大桥(81+152+81)m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0#段现浇箱梁托架的设计计算、挂篮悬浇施工工艺全过程和线形控制要点等关键性技术措施,可为类似工程整体借鉴。  相似文献   
84.
依托某特大桥桥头路基气泡混合轻质土填筑典型工程案例,研究了气泡混合轻质土填筑施工准备阶段、配合比设计、输送、浇筑、养护等各工序技术要点,测试分析了气泡混合轻质土填筑效果。结果表明:气泡群掺量对气泡混合轻质土流动度影响较大,对于湿容重W6级、强度CF0.8级的有泵送要求的气泡混合轻质土施工配合比,可按每方采用水泥350 kg、水215 kg、气泡群672.1 L确定;最佳经济泵送距离为100 m以内;气泡混合轻质土分层分块填筑,泵送管的出料口与填筑面保持水平,减少扰动消泡;纵坡、横坡等斜面部位,采用台阶填筑形式,由路面基层调平;气泡混合轻质土填筑段最大沉降量约16.6 mm,约为普通土填筑路基最大沉降量的27%,显著改善桥头路段行车平稳性。  相似文献   
85.
李兴春 《中国水运》2010,(6):221-222
文中结合广以隧道的开挖施工实践,详细阐述了变余砂岩的特点,开挖施工方案和方法,并采用雷达探测的方法,成功地处理了施工中发生的一次难以预测的坍方,分析了坍方原因,提出了处理措施,为隧道开挖施工积累了新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86.
杜世文 《铁道勘察》2005,31(3):72-73
以双线铁路曲线桥为例,介绍桥墩顶帽预留孔和预埋件施工方法及施工注意要点。  相似文献   
87.
李建军  郑捷 《现代隧道技术》2011,48(5):159-162,166
大相岭隧道2#斜井是雅泸高速公路大相岭特长隧道的运营专用通风巷道,具有斜距长、坡度大、地质情况复杂等特点,担负着正线隧道通风的繁重任务。文章着重介绍了大相岭隧道2#通风斜井左、右洞装碴、运输、提升等主要设备的配置方案及有轨运输系统(右洞四轨双道,左洞两轨单道)的安全保障设施。在保证隧道安全和施工进度的前提下,此方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8.
以某富水软弱破碎围岩隧道工程为背景,探讨其洞口工程安全措施和洞身施工安全技术,并结合该隧道对超前地质预报方案进行分析,介绍该隧道工作面所采用的地质钻孔探测方案,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9.
介绍四川省雅泸高速公路大相岭隧道软弱围岩挤压变形控制施工技术.该技术由于采用有效的支护方式、开挖顺序、超前地质预报和相应的围岩量测,避免因围岩挤压而发生的变形侵限及塌方,保证了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90.
岩石蠕变是岩石的重要力学特征之一。在隧道开挖完之后的很长时间内,围岩会因为蠕变而进行应力调整,蠕变产生的荷载由隧道的初衬和二衬联合承担。而当今隧道的使用寿命规定为100a,隧道设计中往往将二衬作为安全储备,没有通过分析围岩蠕变荷载对二次衬砌的影响对二衬进行设计。如不对此进行准确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长时间的蠕变将会对隧道二衬结构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分析隧道二衬受力以及健康程度随时间的变化是十分有必要的。结合铜锣山隧道工程,利用大型有限差分软件FLAC3D的Bur-gers蠕变模型,分析了不同时间蠕变对围岩应力重分布以及对二衬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岩石蠕变造成隧道断面围岩应力、作用弯矩的大小及位置发生变化,对衬砌的安全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