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3篇
  免费   88篇
公路运输   795篇
综合类   582篇
水路运输   14篇
铁路运输   287篇
综合运输   10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21.
人行天桥作为一种重要的道路基础设施,正在越来越多地被使用。现有桥梁评价模型的研究均集中在普通车行桥梁,缺乏对人行天桥评价模型的研究。现通过对上海市五十多座人行天桥的现场调研,并对人行天桥和普通车行桥梁的构件划分做了详细的对比,然后确定了人行天桥的构件划分。人行天桥主要是供行人通过的,因此确定人行天桥的损坏类型时,人行天桥的抗滑性能不容忽视。通过将现有的对普通车行桥梁的评价模型应用于上海市五十多座人行天桥后发现,现有针对普通车行桥梁的各种评价方法在处理多墩或多跨结构时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通过现场评分实验与分析-标定法相结合确定了适合人行天桥多墩或多跨的计算方法,并确定了人行天桥各部位的权重。以上海市区一座典型的人行天桥为例,用本文的人行天桥技术状况评价模型,对其进行技术状况评定。  相似文献   
222.
基于环境和荷载的水泥稳定碎石抗裂评价系数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现有半刚性基层抗裂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采用劈裂模型作为半刚性基层材料收缩开裂的评价模型,同时考虑干缩应变、温缩应变及行车荷载下基层层底拉应变,提出了抗裂评价系数作为水泥稳定碎石的评价指标。对6种级配水泥稳定碎石进行了劈裂和收缩试验,并用BISAR3.0计算了给定结构基层最大层底拉应变,进而比较了最大干缩应变、劈裂应变和抗裂评价系数3个抗裂指标。研究表明,采用抗裂评价系数能正确评价水泥稳定碎石的抗裂性能。采用控制关键筛孔通过百分率理论计算所得集料级配的抗裂性能优于富勒级配理论;超载对基层层底拉应变的不利影响显著。研究结果已在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223.
充分了解和掌握Super混合料与AC混合料在材料选择及其设计理念上的差异,以期正确地认识和使用Super混合料。通过室内试验,结合沥青路面工程实践,比较和分析了Super混合料与AC混合料在材料组成、配合比设计方法等方面的主要差异。结果表明:在材料选择方面的主要不同为沥青选择方法、混合料级配组成要求的不同,Super混合料选择沥青时考虑了环境温度和道路荷载情况,S形的Super混合料级配曲线实际上与我国现行规范中的粗级配的AC-C型混合料接近;在配合比设计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试件的成型方法不同、试件的体积参数指标要求的不同,这些差异使得这两种混合料具有完全不同的路用性能和施工特性。若采用马歇尔方法设计Super混合料(或粗级配混合料)时,沥青路面可能存在着出现车辙和水损害的隐患。  相似文献   
224.
道路拥挤收费问题涉及交通工程、运输经济、决策博弈等多个研究领域,是广受关注的综合性课题。在弹性需求的多类型用户双层规划次优收费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不同OD下社会净效益的变化情况,提出了确定拥挤收费实施的OD区间范围和最优点的方法,为找到拥挤收费的合理实施时机提供了理论分析手段。结合上海市中心区道路状况数据,进行了实例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25.
为选择沥青路面大修重建时的路面结构,先根据沥青路面新建结构和大修结构的不同提出大修结构组合设计原则。根据该原则,在总结沥青路面抗开裂、车辙和水损害的结构措施以及国内外的半刚性基层、柔性基层、组合式基层和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等结构的基础上,针对旧沥青路面主要病害已知的特点,分别推荐出抗开裂、车辙和水损害的沥青路面大修结构组合,而且抗水损害的沥青路面大修结构还分别考虑了水分来自于路表和地下等不同的情况。研究成果可以有效避免或推迟大修后的沥青路面出现与旧路面相同的病害,并可为新建沥青路面结构的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26.
夏季桥面沥青铺装层温度预估及其力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准确预估桥面柔性铺装内的温度分布状况,根据传热学基本理论和导热微分方程相关理论,建立箱型梁桥桥面铺装温度数值预估模型,使用有限差分法对其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夏季箱型梁桥桥面铺装全天均保持高温状态。并运用预估结果分析了连续高温天气对桥面铺装力学响应的影响,分析表明高温导致的温度梯度使得导致铺装层内应力更为不利。  相似文献   
227.
交通影响分析(TIA)作为一种控制城市新建项目产生交通需求量使交通供需达到平衡的手段被引进使用。而交通影响分析范围是TIA中一个重要的指标。针对目前诸多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范围确定方法大多具有模糊性、未考虑各种建设项目本身发生量或所处地域背景交通状况不同的缺陷,提出了基于城市道路等效通行能力、密度比和交叉口转弯比例确定交通影响分析范围的方法。它充分考虑了3个主要的决定因素:道路交通环境,项目产生量及其方向性。本方法具有较高的实际可操作性,且确定的范围也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28.
基层类型对沥青面层车辙和开裂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不同基层结构类型上沥青层的最大剪应力分布、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以及沥青层变形。结果表明:柔性基层上的沥青面层具有较小的最大剪应力和沥青层自身变形;同时柔性基层有助于减轻反射裂缝的发生。调研工程实践和加速加载试验结果,证实上述分析成立。  相似文献   
229.
在斜交十字交叉口内设置车辆待行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斜交十字交叉口存在的安全隐患等问题,提出为锐角进入交叉口的次路车流设置车辆待行区,使支路车流可以分两个阶段通过交叉口.以一级公路为例,运用概率论和排队论计算了车辆待行区所适应的交通量范围,给出了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在不同交通量情况下,比较了普通让行、信号灯和设置车辆待行区三种交叉口控制方式的延误.  相似文献   
230.
橡胶沥青生产工艺关键技术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高速剪切搅拌和低速叶片式搅拌等搅拌方式以及橡胶粉规格和掺量对橡胶沥青性能的影响,建立175,200和225℃条件下橡胶沥青粘度和延度随搅拌时间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以粘度为核心控制指标的橡胶沥青生产工艺参数的确定方法.基于室内测试结果,提出了橡胶沥青技术要求.通过橡胶沥青试生产,验证了橡胶沥青生产工艺的技术参数.对生产的橡胶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进行了测试,其各项指标满足相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