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8篇
  免费   88篇
公路运输   786篇
综合类   581篇
水路运输   14篇
铁路运输   282篇
综合运输   10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公路》2021,66(8):350-354
在隧道建设过程中会遇到上软下硬的复合地层,如何控制复合地层隧道开挖对围岩和地层变形的影响成为亟待解决的工程问题。青岛地铁十三号线(R3)二期工程在施工中,隧道穿越上覆地层以土层为主、下部以岩层为主的"上软下硬"复合地层。通过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并反馈的方法对青岛地区"上软下硬"复合地层双线平行隧道围岩变形特征和地层移动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在穿越均一或复合地层时,围岩和地表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隧道围岩软硬岩比例越高,隧道拱顶下沉、隧道底板隆起和地表沉降量也越大,且以先行隧道拱顶沉降最为显著,在施工中应加以重视。这为双线平行隧道在上软下硬复合地层施工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2.
新-旧沥青的有效融合,对再生混合料的使用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深入分析新-旧沥青的扩散过程、量化两者的混合程度,对再生混合料的设计及其性能调节具有极大的实际意义。为了比较真实地模拟新-旧沥青的扩散行为,探讨新-旧沥青界面融合特性,不同混合条件下新-旧沥青融合程度的定量分析、相容渗透剂对新-旧沥青迁移深度的影响。从微观尺度出发,首先模拟温拌再生混合料新-旧沥青融合的三阶段:物理裹附、机械拌合、相互扩散;在分层抽提的基础上,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获取沥青分子量大小和分布情况,对新-旧沥青融合程度进行量化分析;然后选取合适的分子示踪剂及试验参数,采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新-旧沥青的迁移深度,探讨相容渗透剂对新-旧沥青的迁移深度影响。结果表明:大分子比例(LMS)定义的混合效率,可有效定量表征新-旧沥青的融合;无扩散阶段的温拌再生混合料中新-旧沥青的混合效率为29.8%,扩散阶段保温2 h后混合效率达到56.3%,两者的混合效率相差26.5%;对新-旧沥青融合的扩散阶段进行保温,改善了新-旧沥青的融合效果;端氨基丁腈橡胶(ATBN)具有沥青不具有的基团,可以作为适宜的分子示踪剂;添加渗透性良好的相容渗透剂可增加旧沥青的渗透深度,当分层抽提层数为3层时,未加相容渗透剂,新-旧沥青迁移深度为2层,添加相容渗透剂后,迁移深度增加为3层。  相似文献   
993.
由于拆改工程中大体量砖混类建渣具有颗粒强度低等不良性质,按照现行水泥稳定碎石设计方法难以满足替代天然碎石的使用要求。因此,文中应用贝雷法优化设计,应用三参数检验比选骨架密实型材料级配,并考虑压实过程粗粒料压碎的级配重组现象修正级配,对比各设计环节混合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贝雷法优化流程使材料7 d抗压强度平均提升81.2%,级配重组修正流程平均提升29.6%,且3%水泥掺量下材料强度大于4.0 MPa,可替代天然碎石应用于机场道面基层。  相似文献   
994.
基于某地下车站深基坑与高架桥桥基近距离施工难题,利用Midas GTS NX软件,土体采用修正摩尔库伦本构模型,对基坑开挖、桥基施工、支撑拆除以及车站主体结构回筑进行施工全过程数值模拟,分析施工全过程基坑和桥基的相互影响规律,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研究发现,基坑开挖阶段,由于土体水平卸荷,基坑变形不断增大,基坑地表最大沉降发生在距基坑边缘约0.4倍基坑宽度处,地连墙最大侧移发生靠近基底处;桥基施工后,基坑地表沉降和地下连续墙侧向位移进一步增加,桥基本身也产生了一定沉降;基坑支撑拆除和车站主体结构回筑阶段,由于围护结构的作用,基坑和桥基的变形增长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5.
范宇杰 《上海公路》2023,(4):158-163+213
需求响应公交作为城市公交系统的有效补充,能够填补大容量轨交站点间存在的公交服务空白地带,有效改善公交可达性。现以服务接驳轨交站的“最后一公里”接驳出行方式选择为目的,考虑需求响应公交等接驳方式,通过情景问卷调查,获取出行者接驳方式选择数据,并进行接驳方式使用特征分析及需求响应公交潜在乘客出行特征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轨交接驳需求响应公交模式具有可推广性和预期较广泛的受众基础,且多数接受作为“日常通勤上下班”的接驳方式。不同的性别、收入、接驳距离、同行人数、天气影响,对受访者即潜在出行者出行方式的选择结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996.
客流预测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及运营的依据.客流预测准确度的影响因素众多,加之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使得客流预测结果与实际客流数据存在较大差异.以上海市轨道交通为例,利用经验方法,通过校正线路初期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预测值,以及确定小交路折返点参考阈值的取值范围这两个有效手段,给出了修正客流预测的可行方法.在规划阶段减少客流预测的偏差,为后续实现灵活的运营组织提供条件,以达到满足实际客流、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服务水平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997.
文章结合浙江某机场道面性能测试实例,介绍了机场道面性能综合测试工作的具体内容与过程,阐述了PCI、ACN—PCN、道面结构剩余寿命、道面适应性厚度等道面性能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98.
针对波浪破碎的入射、上爬和回落3个阶段,分析了岸坡散体颗粒在各阶段的受力和运动状况,阐述了波浪对散体岸坡冲刷破坏的机理,指明了对散体岸坡受波浪冲刷破坏进行研究和防治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999.
公路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哑铃型路网边界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公路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如特大桥、长大隧道等)的分布特征,从交通安全管理的角度,提出哑铃型路网的概念,重点对其路网边界算法进行探讨.在分析边界类型及约束特征基础上,构建时间成本效益函数作为目标函数,根据不同的交通流量,推导出哑铃型路网的边界算法.边界算法的实现是哑铃型路网整体算法的基础.为后期通路求解、路线诱行以及路网安全管理研究提供了分析平台.  相似文献   
1000.
指路标志信息量与认知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以眼动仪EMR-8B为主要的实验仪器,以大量的室内实验为研究手段.通过记录试者视点在室内模拟影像中播放的指路标志上的停留时间,从而得到不同信息量指路标志的认知时间,建立了标志信息量与认知时间的量化关系。在汉字字数少于17字,路名数少于6个时,认知时间增长趋势相对均匀,超过这一标准增长趋势明显;在指路标志的版面信息量设计时,汉字字数应以少于17字、路名数少于6个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