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7篇
  免费   86篇
公路运输   1278篇
综合类   609篇
水路运输   678篇
铁路运输   1675篇
综合运输   73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鹏  岛田英树  马保松  黄胜  周浩 《隧道建设》2022,42(10):1677-1692
首先,对矩形顶管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介绍当前矩形顶管技术主要的应用场景,并结合顶推力预测、注浆减阻、背土效应演化机制和控制对策、顶进过程中的地层响应模式和沉降计算、工作面稳定性评估等关键技术问题,对矩形顶管的理论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和讨论。其次,根据矩形断面掘进机的结构形式和切削方式,对国内外矩形顶管掘进机的开发现状及其分类进行介绍。最后,归纳当前矩形顶管在装备及工程应用领域面临的技术挑战,探讨矩形顶管技术的发展趋势,对矩形顶管装备智能化,矩形曲线顶进,长距离、大断面及复合地层等复杂场景下的矩形顶管技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对转桨水动力性能实时预报,基于BP神经网络构建对转桨水动力性能预报模型。首先,采用低阶速度势边界元法建立对转桨水动力性能预报模型,通过调整来流速度和前后桨转速开展对转桨水动力性能多工况计算,从而获得构建神经网络所需的样本空间。建立适用于对转桨水动力性能预报的神经网络架构,通过训练使其具备良好的泛化能力。以某组对转桨为研究对象开展水动力性能实时预报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可获得与边界元法精度相当的预报结果,但该模型与边界元法相比计算所耗时间可以忽略不计,可有效实现对转桨水动力性能实时、快速预报。  相似文献   
3.
4.
介绍国际工程中常用的码头顶高程计算方法和二维极值分布,指出码头顶高程计算中主要考虑的变量是波高和水位。以几内亚铝矾土出口码头项目为例,提出波峰面高度重现期的概念。采用极值分布理论对水位和波高分别进行拟合,选择了合适的水位和波高联合极值分布模型。从案例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发现,引入波峰面高度重现期的概念,采用水位和波高联合极值分布所计算的码头顶高程比采用二者单独一维极值分布计算的码头顶高程低。在波浪较小区域,该计算结论对EPC承包商控制成本、提高履约能力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地铁地下车站轨顶风道排热效率较低的情况,提出了轨顶排热效率评价参数,并通过数值模拟对轨顶流场、温度场及排热效率评价参数进行计算.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过多的冷风被吸入轨顶风道是排热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提高轨顶风道中的风口排风量及风口尺寸增加均无法有效增加其排热效率;轨顶热风分布区域较小.由此推论,排风口参数的优化策略为减小轨顶排风口分布尺寸,并适当将排风口位置向车头方向移动,为此可提高排热效率20%~50%.基于优化策略,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方案,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优化方案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车牌自动识别系统(ALPR)在若干年前就已经被研制出来了。然而,由于该系统过去可靠性差、难以操作使用,所以直到最近才被广泛应用到实际系统中。过去的这种系统硬件笨重和脆弱,并需要专业人士安装,而今这种系统与过去相比已完全不同,不仅容易操作使用,而且因采用成熟技术而确保系统连续可靠地工作若干年,并只要用户自已安装即可。  相似文献   
7.
林青 《铁道建筑》1999,(4):8-10
通过工程实践,摸索出一套简便,安全,对行车干扰小的线路架空加固方法,以适应顶进的地道桥跨度大,线间距小的多线情况。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从功能、检测原理、系统组成几个方面对“车辆轮对动态检测装置”(以下简称“装置”)做简要介绍,然后介绍了“装置”在车辆段现场的应用情况、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利用简易后靠背解决部分交通不便,施工难度不大的顶进涵顶进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