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45篇
公路运输   27篇
综合类   18篇
水路运输   225篇
铁路运输   8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派河口船闸是引江济淮派河口枢纽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派河入巢湖口门段,建设条件复杂。综合已有工程、河道边界和相关规划,提出了复线船闸平面布置初拟方案。采用定床河工模型试验的技术手段对船闸下游引航道与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开展了详尽研究,探明了节制闸泄洪时下游通航水域纵向和横向表面流速、流态特征,分析了通航水流条件不满足规范要求的原因,指出可通过岸线平顺、新开泄洪分流通道和控制临界安全泄洪流量等措施进行改善。优化后的方案可满足设计要求,为工程设计和今后运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犬木塘枢纽坝址所在河段呈“S”形急弯形态,上游口门区位于束窄形弯道凹岸,下游引航道口门区在弯曲河流段转向处,枢纽泄水时上下游口门区及连接段水流条件复杂,存在较为严重的斜流和回流,难以满足通航要求。通过1∶100整体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上、下游航道不良水流条件形成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整上游航线、隔流墙布置、局部疏浚及下游菱形墩结构和布置等综合措施,有效降低了口门区纵横向流速和回流流速,使各项水力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极大改善了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及其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确保过闸船舶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感潮河段支流口门受潮汐作用影响,在落潮高强度引水时,由于枢纽建筑物局部断面突变,产生多种不良流态,严重影响闸门过流能力。以新孟河界牌枢纽为例,开展局部水流条件物理模型优化试验,提出不同隔流墙长度和不同导流墩形式的整治措施方案。结果表明,延长隔流墙仅使遮闭区回流位置提前,回流长度有所增加,对入闸流态无明显效果;导流墩平行布置可使各墩所处流带不重叠且较好衔接,整流效果较好,同时内侧左边墩延长10 m方案的流速分布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5.
长周期涌浪和风浪的混合浪具有周期长、波能大的特点,该种环境下的斜坡堤结构设计不能简单地参照现行规范执行。依托某已建工程,采用计算及理论分析对其设计过程和物理模型试验验证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适用于外海长周期混合浪作用下的斜坡堤结构设计要点。结果表明,外坡护面块体的选用和防浪墙顶高程确定等设计需要额外考虑经验系数;墙后堤顶和堤后斜坡需要格外加强,堤顶尽量选用合适的防浪墙结构形式;现行规范的护底块石计算公式在浅水条件下并不适用。  相似文献   
6.
《水道港口》2015,(5):414-418
水电站的调度运行改变了天然河道的水流条件,日调节引起的非恒定流导致坝下游河道的水位陡涨陡落、流速时大时小、流态时好时坏,对下游的航道维护、船舶的安全航行及港口、码头的正常作业等产生不利的影响。文章以向家坝水电站为例,按照其典型调度运行方式,建立几何比尺为1:100的物理模型,根据向家坝电站日调节试验在坝下游长河段所引起的的水位及流速等数据,总结出向家坝水电站日调节非恒定流的水位及流速在不同河段的传播特征,为研究电站日调节非恒定流对坝址下游长河段航道条件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介绍一计算机模拟二元合金相图的物理模型和计算思路,简要说明了计算机模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山东威海华能电厂循环冷却水正态物理模型试验的目的是研究电厂设备冷却水排入海中后对海域及取水口的热污染问题,本文剖析了试验过程,内容包括电厂附近海域的自然条件分析、热扩散理论在模型中的应用、模型设计思想、试验设备量测系统与试验方法以及模型试验中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在机车车辆的研制阶段所进行的开发过程以及灵活使用缩小尺寸的物理模型进行定量试验对掌握机车车辆的走行稳定性、走行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的重要性。同时介绍了与试验相关的轮轨试验台,定置试验台的特点及结构;介绍了模型试验本身的优点及对试验结果的评价方法,最后强调了铁路系统进行现场进行试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稳定土拌和机以两种不同型式的刀具反转切削土壤时,其工作过程数学物理模型的各力学参数,并对最大切削为Pmax等参数作了分析讨论,最后对刀具的工作过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