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82篇 |
免费 | 437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15篇 |
综合类 | 710篇 |
水路运输 | 51篇 |
铁路运输 | 2898篇 |
综合运输 | 4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1篇 |
2024年 | 87篇 |
2023年 | 160篇 |
2022年 | 144篇 |
2021年 | 212篇 |
2020年 | 237篇 |
2019年 | 182篇 |
2018年 | 120篇 |
2017年 | 179篇 |
2016年 | 145篇 |
2015年 | 150篇 |
2014年 | 205篇 |
2013年 | 186篇 |
2012年 | 310篇 |
2011年 | 264篇 |
2010年 | 138篇 |
2009年 | 96篇 |
2008年 | 130篇 |
2007年 | 189篇 |
2006年 | 161篇 |
2005年 | 124篇 |
2004年 | 130篇 |
2003年 | 106篇 |
2002年 | 32篇 |
2001年 | 40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吴四二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3,(3):107-109
从首列车试验的需求出发,阐述首列车试验的分类、内容和程序,并对首列车试验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对地铁公司首列车的试验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重点围绕城市轨道交通国产MTC-I型列车控制系统(CBTC)独立第三方安全评估与认证工作,阐述了信号安全攸关系统的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安全完整度等级、安全认证类型、风险评价原则等概念与定义。基于安全认证、系统生命周期、安全保障架构、项目风险管理、安全审核与评估等具体内容描述了MTC—I型CBTC系统通用产品安全认证实践过程。对建立我国城轨交通行业发展的安全认证体系、实施策略以及风险管控原则等安全认证要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卜格非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10,33(5)
分析列车起火因素,介绍典型火灾发展的过程,阐述传统早期烟雾报警系统的缺陷和极早期烟雾报警系统在列车中应用的优势,并给出极早期烟雾报警系统在列车中的初步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速列车无法宽带无线上网的问题,分析比较了3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和各自对电气安装的要求。车外语音加车内无线局域网,直放站配合无线局域网和微蜂窝RRU拉远这3种方案都能提供高速列车宽带无线上网。但是它们技术方案不同,导致成本、性能、布线难度不一样。可以根据工程要求选择不同的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5.
6.
7.
磁悬浮列车悬浮电磁铁电磁场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了进一步提高车体悬浮控制精度,利用有限元法对常导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的磁场进行了二维分析,得到了更为精确的电磁力随着悬磁气隙及电流强度变化的规律,并在试验中对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基于多传感器的列车里程计定位误差检测及校正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过程中,轮对空转/滑行和车轮磨损是造成车载里程计测速测距误差的主要原因,因此里程计定位误差的检测和校正主要是对列车空转/滑行和车轮磨损的检测和误差校正。通过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定位需求分析以及传感器定位特性分析,在列车里程计基础上引入多普勒雷达,采用二者构建车载组合定位系统。基于H!滤波理论实现两种传感器量测信息的融合处理,得到列车定位参数的最优估计,在此基础上,利用空转/滑行和车轮磨损检测方法完成相关检测并对误差进行校正。仿真试验结果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达到了模型的预期设计目的,提高了车载定位系统的自主定位能力。 相似文献
9.
针对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质量安全测评工作,一般采用基于质量成本的评估方法。目前,已有的质量成本评估方法主要关注点在于追求降低测试质量成本,却忽略了项目对时效性的需求。引入时效维度,建立基于时效因子的测试质量成本评估模型,并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测试过程评估。利用自适应遗传算法寻找到的最优解表明,在满足时效性的条件下,可有效地改善现有的测试质量成本,为测试过程的评估提供了更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地铁列车通过隧道时的气动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列车通过隧道时引起的空气动力效应会对列车运行的安全性、乘客乘坐的舒适性等产生不良影响。基于列车空气动力学理论,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某型号地铁车辆通过最不利长度隧道时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并分析了地铁列车和隧道壁面监测点的压力时程曲线和分布特征。研究表明:车体表面压力峰峰值、3 s内车内压力波动最大值及隧道内附属物压力峰峰值,与列车速度的平方近似成线性关系;隧道断面净空面积越小,车体承受的压力越大;地铁列车通过隧道时需限速,以达到人体舒适性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