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19篇
公路运输   77篇
综合类   67篇
水路运输   24篇
铁路运输   39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充分发挥多功能优势,APAR雷达采用了高效控制手段,对雷达信号收/发时间和能量进行综合管理,综合平衡二者系统资源开支。APAR雷达波形设计还综合考虑了包括作战需求、接收信号特征、技术特征和参数等在内的各种因素。APAR雷达在系统设计、系统工程、详细设计与评估测试等方面均进行了总体规划,并很好地吸收了已有的技术积累,保证了系统最终成功。  相似文献   
2.
现代有轨电车因其环保、舒适、高效、低造价、高品质等特点,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多个城市也在规划和建设之中。但是,由于其在国内尚为一种全新的交通方式,没有标准或规范予以指导,规划及设计体系不完善,有些已建项目已呈现问题。文章结合上海松江区规划背景及交通特征,阐述有轨电车示范线T1、T2线的布局规划、建设的必要性及适应性,为即将开展有轨电车规划及建设的城市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总结面向智能车辆的现役道路设施行驶适应性,即现役道路基础设施承载智能车辆行驶的适宜程度,阐述自主智能驾驶定义与驾驶自动化等级分类,在此基础上剖析不同等级间的人机功能差异,并分别从感知层、感知-决策层、决策-控制层探讨与道路设计要素相关联的人机功能差异,通过归纳总结智能车辆与道路几何要素、路面性能及其他道路要素(如道路标线)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从道路工程角度及其他道路要素方面回顾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传统车辆,配置高等级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车辆对现役道路设施行驶适应性最高,主动安全系统次之,而驾驶辅助及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适应性不足。而目前研究主要问题包括:难以归纳、标定不同驾驶自动化等级间的人机功能差异及其对于道路设计参数的需求设计值;测试道路场景条件过于理想,考虑的驾驶自动化等级单一,试验规模和样本有限;道路几何、路面性能以及道路标志、标线等道路要素与智能车辆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不足,缺乏与不同道路场景相匹配的智能车辆驾驶特征数据的获取手段。因此建议:重视并推动与道路设计要素相关联的关键人机功能差异指标信息共享;联合高保真且可交互的道路场景、高精度感知传感器物理模型、车辆动力学模型及微观交通流模型,利用测试场景自动化生成、极限工况场景搜寻与泛化等技术开展智能驾驶虚拟测试,突破现有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探索反映不同等级智能车辆的道路行驶适应性特征指标与评价标准,精准、有效地评估预测复杂道路场景及不利道路条件下的行驶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水下沉排工程中软体排结构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混凝土单元块D型软体排结构,建立悬链线模型,分析排体的受力特点,计算排体的抗倾、抗滑和抗漂浮稳定性,并对比分析排体对地形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新型混凝土单元块D型软体排结构明显提高了水下沉排的安全性和对复杂地形的适应性,为复杂条件下的水下沉排工程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陷波滤波器虽然能够很好的滤除一阶高频海浪波,但是滤波的同时也使得信号产生了相位滞后,在时域里面的表现就是信号的延时.卡尔曼滤波器虽然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其非常依赖于船舶模型.本文针对传统陷波滤波器的缺陷,使用了一种积分补偿型陷波滤波器,对传统的陷波滤波器进行改进.并以某拖轮为仿真对象进行仿真实验,其结果表明,该滤波器不但能够很好的滤除高频海浪波,还能够保持很好的相位特性.同时,递推的最小二乘估计(RLS)方法能够实时的估计出海浪的主导波频,使得陷波滤波器具有很好的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桥头搭板受力特性及适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MARC软件,通过研编用户子程序模拟车辆的移动荷载,应用迭代接触算法Contact和单元生死技术模拟搭板与填土之间接触和脱空的不同受力状态,并基于均匀沉降和不均匀沉降两种地基模式,考虑搭板受力和变形的耦合,分析了搭板的受力特性和适应性。当脱空长度在1.08 m范围内时,板底弯拉应力值与完全弹性支承时相等,但随着脱空长度的继续增大而显著增大,完全脱空时板底弯拉应力与简支板相等,板底最大弯拉应力的荷载作用位置在桥台与1/2板长之间。搭板对地基沉降的适应性表现为:长度6 m的搭板适用于处理地基沉降在3 cm以内的桥头路段;8 m长度的搭板适用于处理地基沉降在4 cm以内的桥头路段,而10 m搭板适用于处理地基沉降在5 cm以内的桥头路段。  相似文献   
7.
沿海港口煤炭专业化运输系统适应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全国煤炭生产消费及调运情况,分析北方煤炭下水港布局、后方铁路通道规划建设及煤炭下水趋势对专业化煤炭下水港未来发展的影响,研究南方煤炭接卸港码头布局、外贸进口煤炭和煤炭中转基地建设及接卸港发展趋势对接卸港布局及建设的影响,对全国沿海港口煤炭专业化运输系统分区域、分结构的适应性进行探讨,并提出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立足于国际经贸环境、中国国民经济以及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和产业布局调整的最新形势,分析当前全国沿海港口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及面临的宏观环境。提出码头评估能力的概念,客观分析港口吞吐量统计数据的构成,就沿海港口评估能力与运输需求的总体适应性、分区域适应性、发展结构适应性以及与产业布局适应性进行探讨,提出问题及建议,展望港口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威海市现有公路网总体布局、公路等级结构分析,在充分考虑威海市制造业基地的发展基础上,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预测,同时分析了公路网规模与国民经济、人口的相互关系,采用国土系数法、人口密度法定量预测未来规划年的威海市公路网合理规模,结合专家意见等定性:方法,给出了满足威海市发展需求的路网规模,并从公路网技术指标,宏观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鞋行适应性分析评判。  相似文献   
10.
Plaut  Pnina O. 《Transportation》2004,31(2):229-255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socio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workers at home and those who walk to work and these are compared with commuters (those who travel to work by motorized transportation). Understanding of such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people is useful for purposes of designing policies that encourage these forms of "travel" to work, if it is believed desirable for planning or environmental purposes. For example, subsidizing public transportation may also have an impact on the proclivity to work at home or walk to work. Using a large census data set for Israel, separate subsamples are analyzed for heads of household and for their spouses. Metropolitan areas as well as peripheral urbanized areas are analyzed separately. Logit analysis is used to identify those variables that affect the likelihood of different groups of people to walk to work or to work at home.It is shown that walkers to work tend to be lower-income, less-educated people with lower asset ownership rates. Females are overrepresented amongst them, while "high-status" professionals are underrepresented. Workers at home appear to be a more complex group. They tend to have higher levels of education and wealth than commuters, but earn less on average. They include proportionately more females. The likelihood of working at home increases with home size and with ownership of some durable goods. The workers at home may in fact be comprised of two or more differing groups with contrasting characteristics, one higher-income and higher-educated, the other with lower socio-economic indicators. Because they may be a heterogeneous group, development of planning policies to encourage non-vehicle commuting may require different policy tools for the different subgrou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