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31篇
公路运输   357篇
综合类   43篇
水路运输   44篇
铁路运输   43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该文介绍了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二期工程飞行区南进场路地道及配套工程南标段施工中、暗埋段模板体系的设计与实施结果,对暗埋段侧墙模板、顶板模板进行了计算,提供了支架体系的具体质量控制数据,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
该文主要用浙江省海塘技术规定中的方法计算了断面复杂的混合式海堤的波浪爬高以及越浪量,并通过计算波浪爬高和越浪量来确定海堤的堤顶高程;结合实际工程中遇到的断面比较复杂的海堤,用不同方法进行计算,并对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最后通过模型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对于复杂的混合式断面,现行规范规定的波浪爬高的计算方法不够完善,计算得到的结果往往偏大,而对越浪量的计算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最好通过断面波浪模型试验来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3.
高军凯  贺会萍 《隧道建设》2009,29(5):569-573,581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穿黄工程盾构始发竖井项目是国内迄今为止地连墙厚度最厚、成墙深度最深、开挖深度最大的工程案例。作为典型的超深基坑工程,该工程由于地质条件、荷载条件、施工条件的复杂性,施工难度和风险极大。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地下连续墙逆作法辅以监控量测和信息反馈等施工手段,解决了竖井开挖和支护施工带来的一系列结构稳定问题,避免了传统基坑支护方法带来的各种施工风险。结合工程施工情况,阐述了逆作法施工工艺和关键工序及控制要点,同时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施工对策。  相似文献   
4.
魏纲  姚王晶  许斌  石长江  傅翼  王哲 《隧道建设》2018,38(7):1123-1130
软土地区的浅埋隧道由于土层软弱,易产生较大变形和坍塌。为解决隧道开挖时的围岩变形及开挖工法选择问题,依托紫之隧道第1标段暗挖段工程,对洞内拱顶沉降、拱腰收敛和仰拱隆起进行实测,对实测数据的规律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CRD工法在淤泥质软土中与四台阶法在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中测得的拱顶沉降都较大; 2)拆除隧道支撑会引起较大的拱顶沉降,其比例占总拱顶沉降的14.63%; 3)隧道在淤泥质软土中开挖时会发生椭圆化变形,二次衬砌完成后,由于隧道基底承载力不足,隧道产生了整体沉降; 4)降雨会使上部土体超载,并弱化围岩的强度,导致拱顶沉降加大; 5)土质条件与施工工法的变化都会明显影响拱顶沉降,在隧道变形要求严格的区域或淤泥质软土中,采用CRD工法开挖风险仍较大。  相似文献   
5.
Paratransit refers to urban transport services “somewhere between private passenger transport and conventional public transport in terms of cost and quality of service” [Rimmer (1980), Paratransit: A commentary. Environ. Plan. A 12, 937–944]. Since the 1980s, a new form of paratransit—residents’ coach, which provides exclusive transport services to residents living in private housing estates—has emerged in Hong Kong. What was the background underlying the emergence and subsequent growth of residents’ coach services? Also, what was the role of residents’ coach in the public transport system of Hong Kong? With the completion of more railway extensions, should residents’ coach services be replaced? If so, what are the potential impacts on people’s life?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above research questions through a large-scale questionnaire survey that examined not only people’s modal choice but also their residential choice,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and attitude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ransport policy make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examine new forms of paratransit and the ways of integrating them into the overall public transport system, both spatially and temporally. It is only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an efficient and multi-modal transport system can the maximum potential of paratransit in filling the transport gap between conventional mass transit and private cars be realized.  相似文献   
6.
介绍客车车身骨架五大片的关键尺寸及其相应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开展大量客车出口认证检测所积累的丰富经验,简要分析客车出口认证检测法规与国内标准的差异,对客车出口认证试验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对于国内客车及零部件厂家开展相关出口认证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回顾我国客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阐述国家汽车产业管理政策及客车产品技术进步的一些认识,提出进一步强化强制性标准、提高客车安全性、重视动态试验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焦雷  邹翀  李红军  刘洪震  郭志武 《隧道建设》2016,36(10):1263-1268
为了研究一种既能保证隧道岩爆段施工进度,又能降低围岩能量释放剧烈程度的应力释放方法,结合乌兹别克斯坦安琶铁路甘姆奇克隧道岩爆大部分出现在拱顶-拱腰段的特征,制定了微上台阶开挖法的应力释放方案。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和现场应用效果分析,该方案能够实现拱顶和拱腰处围岩应力的释放和转移,使围岩应力集中区提前得以消散,有效地降低了围岩发生岩爆的程度。同时,通过该方案的初步现场施工实践,证明: 相对于其他应力释放措施(如应力释放孔、超前导洞等),微上台阶法在形成首次微台阶后基本不改变原有施工方案和工序,无额外工期,能够实现连续作业,可为类似工程岩爆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传统路面嵌锁块尺寸与嵌锁块竖向嵌锁能力, 开发了大尺寸企口连接嵌锁块, 分析了其受力特性。以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嵌锁块路面整体模型, 以弹簧单元模拟嵌锁块间传荷能力, 分析了嵌锁块尺寸、嵌锁块传荷能力、碎石基层厚度与路基强度对路表弯沉和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的影响。以路基顶面永久应变为控制指标, 建立了路基顶面应变水平与标准累计轴次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 在相同地基和基层条件下, 嵌锁块尺寸由30cm×20cm增大到50cm×30cm时, 路表弯沉可减小25%~30%, 路基顶面压应变可减小25%~45%。当接缝弹簧弹性系数由102 N·m-1增加至108 N·m-1时, 路表弯沉降低50%~55%, 路基顶面压应变降低65%~75%。可见, 采用较大尺寸的嵌锁块与加强嵌锁块的传荷能力对提升路面性能有显著作用, 路面设计时应依据道路的交通水平查图确定路基顶面的压应变水平, 据此确定合理的基层厚度和嵌锁块尺寸, 使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