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94篇
  免费   1490篇
公路运输   25372篇
综合类   16049篇
水路运输   12026篇
铁路运输   11639篇
综合运输   1998篇
  2024年   402篇
  2023年   1269篇
  2022年   1143篇
  2021年   1419篇
  2020年   1166篇
  2019年   1019篇
  2018年   543篇
  2017年   871篇
  2016年   921篇
  2015年   1737篇
  2014年   3541篇
  2013年   3379篇
  2012年   3432篇
  2011年   3865篇
  2010年   3637篇
  2009年   4074篇
  2008年   4055篇
  2007年   3434篇
  2006年   3559篇
  2005年   3272篇
  2004年   3137篇
  2003年   3320篇
  2002年   2568篇
  2001年   2222篇
  2000年   1713篇
  1999年   1317篇
  1998年   1013篇
  1997年   1073篇
  1996年   954篇
  1995年   727篇
  1994年   493篇
  1993年   410篇
  1992年   388篇
  1991年   369篇
  1990年   246篇
  1989年   35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成昆线广通至昆明段扩能改造工程三棵树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在岩石隧道掘进中普通爆破技术已不能满足施工要求,采用了光面爆破技术控制隧道开挖成型质量.介绍三棵树隧道采用光面爆破技术方案、特点、工艺流程、施工方法及安全保障措施.三棵树隧道采用光面爆破明显缩短了作业时间,在每一个施工循环中清理危石或补炮缩短20 min,初期支护缩短20 min,装渣及出渣缩短20 min;减少超挖量15%,节省了火工品和因非光面爆破所造成的围岩破碎所需锚杆、钢筋网等初期支护的工程量,施工效果良好、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992.
针对云南水麻高速公路豆沙关立交匝道路基桩板墙的变形破坏特征,从变形过程、地质条件、力学计算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桩板墙偏压大、桩前部土体抗力不够、锚固段过短且下部存在倾向临空的结构面(层面),并在降雨作用下降低了土体的强度和承载力,同时增加了土压力,当土压力大于桩抗滑力时,引起桩板墙的整体破坏。采用在现有桩上设锚索,挡墙外增设桩的加固方案,加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93.
结合青藏铁路西格段增建二线工程碎石桩复合地基工程实例,通过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和桩间土承载力计算分析,研究了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随软土固结时间提高的特性,得到了动力触探曲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理论分析了地基处理后瞬时桩间土承载力与处理前地基承载力的关系,得到了时间对桩间土承载力影响的规律,给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处理效果提供评价依据,为碎石桩复合地基上层的路基施工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994.
根据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特性,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 ANSYS 建立有限元梁板模型,并在成灌线上的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冒浆区段进行了现场试验.在轨枕、轨道板质量和扣件、支承层刚度不变情况下,研究自密实混凝土冒浆状态下各轨道部件的垂向位移及垂向加速度,为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架桥机施工作业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对架桥施工过程安全风险及控制措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 TJ165架桥机为实例,主要介绍了架桥施工中几种主要工况下的作业情况、安全风险、事故原因分析,提出了架桥作业中安全风险的预防重点和难点,并对架桥施工中安全管理注意事项和防范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96.
聂辉  靳静  薛雁 《铁道建筑》2013,(2):46-48
武广客运专线铁咀岭隧道采用30 m长管棚超前支护施工技术,本文从参数确定、机具选择、施工进度、质量控制与效果评价等方面作了具体介绍。施工效果表明,管棚施工完成后,进行洞身开挖时,围岩较稳定,管棚与注浆岩体固结,形成了良好的护拱棚架作用。  相似文献   
997.
分析奉节至巫溪高速公路某标段岩质高陡斜坡失稳的成因,及斜坡对路基形式和施工进度的影响。建立岩质斜坡堆积体路基的地质模型和深埋微型桩群的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在路基下滑动面上布置深埋微型桩;在填方路基坡脚布置框架式微型桩组合结构,以增强路基的抗滑稳定性。最后,比较了深埋微型桩和混凝土阻滑键抗滑作用机理的异同。  相似文献   
998.
以准东线后乌兰沟滑坡为例,介绍了采用桩板式挡土墙综合整治该滑坡的设计过程。通过对该滑坡稳定性的分析,用简单条分传递系数法对桩结构进行设计,最终成功整治了该滑坡,对该铁路线的安全运营以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自2010年10月竣工后,该滑坡一直保持着较好的稳定性。事实证明,采取桩板式挡土墙整治该滑坡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999.
本文以城际轨道某在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例,利用仿真分析技术实施施工控制,从而确定了桥梁结构施工过程中每个阶段受力和变形的理想状态.以此为依据来控制施工过程中每个阶段的结构行为,以确保施工中结构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保证桥梁成桥后线形及受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00.
研究目的:桩板墙是一种常见的铁路边坡防护工程,桩间板在施工前需要先开挖桩前土。因此为保障桩间土的稳定性,桩间常常逆作法施工锚杆,但由于该支护方法的机理尚不明确,尤其是当悬臂高度较大时桩间土极易发生垮塌,给后期施工带来安全隐患,并增加桩板墙背侧土方回填的费用。因此,论文重点围绕桩间土拱效应与锚杆加固的机理进行研究,以期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帮助。研究结论:(1)通过在桩间施工一定数量的锚杆,可有效降低桩间土发生局部垮塌的风险,使得锚杆能够紧密地连接桩间欠稳定土体、土拱压密土体及后方的稳定土体,土拱拱圈附近的密实土体发挥了锚杆锚固段的作用;(2)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受桩间土拱效应分布的几何形态的影响,锚杆布置宜在相邻两根悬臂桩跨中位置适当加密,采取该类布置方式相比均匀布置能够起到更好的加固效果;(3)桩间锚杆的设计钻进深度可以采用上部较短,中下部适当加长的方案进行设计,且锚杆设计钻进深度不应超过1.5倍桩间净距。若中下部桩间土体较密实,可以考虑适当减小锚杆的钻进深度;(4)采用锚杆加固桩间土大多是应用于临时防护,为了进一步提高桩桩间土的稳定性,降低道路运营期间因桩间土局部滑塌或掉块带来的风险,或出于美化道路周边环境等因素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