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72篇 |
免费 | 50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240篇 |
综合类 | 763篇 |
水路运输 | 142篇 |
铁路运输 | 191篇 |
综合运输 | 8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42篇 |
2022年 | 58篇 |
2021年 | 76篇 |
2020年 | 57篇 |
2019年 | 43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39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106篇 |
2013年 | 88篇 |
2012年 | 93篇 |
2011年 | 129篇 |
2010年 | 117篇 |
2009年 | 127篇 |
2008年 | 148篇 |
2007年 | 131篇 |
2006年 | 122篇 |
2005年 | 143篇 |
2004年 | 138篇 |
2003年 | 147篇 |
2002年 | 112篇 |
2001年 | 118篇 |
2000年 | 54篇 |
1999年 | 33篇 |
1998年 | 46篇 |
1997年 | 37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25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通过抚顺至沈阳高速公路抚顺北环利用段桥涵勘测、设计的实例,详细介绍了沈阳至抚顺高速公路北环利用段桥涵勘测过程、设计方案.并对旧路改造桥涵设计中应注意的外业调查、旧桥验算及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3.
104.
二灰碎石抗裂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二灰碎石混合料应用于半刚性基层普遍出现的抗裂性能差、易出现反射裂缝,而现行标准中对此并没有相应的评价指标问题,在室内研究中运用间断、折断与连续级配以及k法等4种不同方法,设计了10种不同类型的二灰碎石混合料方案.在分析试验方案中各混合料的不同龄期、模量、干缩及温缩性能基础上,系统的研究了不同级配类型二灰碎石混合料的抗裂性能.最终提出了具有最佳抗裂性的二灰碎石混合料及相应的抗裂评价指标,即抗裂系数,并且通过两条试验路的成功铺筑验证了室内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5.
106.
采用羧基丁苯聚合物掺量为15%的水泥砼进行路面板厚度设计,发现羧基丁苯聚合物水泥砼路面相对于普通水泥砼路面至少能减薄8cm;然后对羧基丁苯聚合物改性水泥砼路面用ANSYS软件进行应力应变分析,发现在减薄8cm的丁苯聚合物水泥砼路面在最不利荷载下相对于普通水泥砼路面的最大弯拉应力和最大应变要大,然而丁苯改性水泥砼的抗折强度和抗变形能力要大得多,故不影响其承载能力;最后结合工程铺筑试验路,发现使用一年后的丁苯聚合物改性砼试验路路面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7.
108.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6):878-882
目的探讨一期侧前路及后路联合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到2014年12月胸腰椎结核56例,其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18~72岁,平均43.1岁;术前采用标准四联抗结核方案治疗2~4周;采用一期侧前方结核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可吸收螺钉固定术,同期经后方多裂肌间隙入路(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植骨融合情况和术后血沉、Cobb角、VAS评分、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等级变化等情况,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手术时间175~290min,平均(248±42)min;出血量300~900mL,平均(420±68)mL。平均随访(24±5.2)月,植骨融合率100%,融合时间(4.7±0.5)月;末次随访Cobb角(8.2±3.1)°,VAS评分(2.1±0.8)分,血沉(17±4.2)mm/h,ASIA评分除3例为D级外,均为E级,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并发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一期侧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可吸收螺钉固定及后路Wiltse入路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可以彻底清除病灶,后凸畸形矫正理想,植骨融合率高,神经减压效果满意;可吸收螺钉可以安全应用于结核病灶清除术后的植骨中。 相似文献
109.
为了提高智能汽车行驶的可靠性,以超宽带(UWB)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智能汽车两阶段UWB定位算法;分析了智能汽车UWB定位算法的基本原理与误差来源;建立了测距值筛选与加权位置解算两阶段UWB定位算法,在测距值筛选阶段,采用高斯筛选剔除小概率、大干扰事件,在加权位置解算过程中,根据多测距点的位置坐标加权计算得到最终的位置坐标,以有效减小非视距、多径效应所带来的误差,通过使用抗多径天线以有效减小多径效应所带来的误差,并分别建立了静态补偿和运动补偿策略,以有效减小设备晶振偏差等硬件问题造成的误差;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中搭建一定测距方差约束下的UWB随机测距值仿真环境,对算法进行了仿真测试并与三边定位算法、三边质心定位算法进行仿真比较,分析基站数量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搭建实物UWB测试系统,对UWB设备定位精度进行了评估与误差补偿,并对两阶段UWB定位算法进行了实车测试。仿真结果表明:东向和北向的定位误差均值最小分别可达0.382 3、0.447 0 m;补偿后的UWB定位轨迹更接近RT3002所示的轨迹,东向和北向轨迹误差的平均值分别为0.049 2、0.017 8 m,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69 8、0.0264 m。可见,提出的智能汽车两阶段UWB定位算法能够满足智能汽车的定位需求,具有高精度、低成本、稳定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