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2篇
  免费   143篇
公路运输   1307篇
综合类   694篇
水路运输   34篇
铁路运输   368篇
综合运输   132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31.
在交通运行状观测的基础,根据高架道路交交的设计特征及其车辆运行特性。建立其通行能力的组合计算方法,并用于上海市高架道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2.
刘鑫榕 《中外公路》2019,39(4):192-195
以某地铁双线盾构隧道下穿高速公路路基工程为研究背景,基于FLAC~(3D)软件建立下穿隧道三维有限差分计算模型,研究盾构隧道长距离下穿高速公路路基段施工对路基的扰动影响规律,并分析袖阀管注浆加固对路基变形的控制效果,得到合理的加固参数,基于现场实测数据分析了加固措施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双洞隧道施工过程中路基最大沉降会由先行洞侧逐渐往后行洞侧隧道上方偏移,最大沉降值远超规范允许值,需采取有效路基保护措施;注浆加固对减小路基沉降效果较为明显,增大路基加固厚度对于控制路基沉降存在"极限值",当加固厚度超过极限值时继续增大加固厚度对路基沉降减小作用不明显,加固厚度10m为加固"极限值";隧道施工完成时路基沉降约14.55 mm,路基沉降在安全可控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3.
邓国忠  曹帆  吴勇  王琪 《中外公路》2019,39(4):283-287
为明确隧道出口与立交小间距路段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根据浙江省21处典型路段的319起事故统计数据,从事故发生天气、时间、路段特征、交通因素等方面选择8个不同的自变量,结合有序Logit模型,分析这些不同因素对交通事故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晴天对应的绝对事故率最高;伤亡事故在05:00—07:00及10:00—12:00高发;事故主要发生在隧道出口与渐变段起点间及出口三角端端部;尾随相撞和撞固定物为事故最主要的形态;事故发生天气、事故发生时段、隧道立交净距3个自变量对事故严重程度有显著影响,且影响大小排序为隧道立交净距、事故发生天气、事故发生时段。通过对模型的预测准确度进行分析,建立的回归模型能较好地表征实际的事故情况。  相似文献   
134.
城东大道为徐州三环东路中部自西向东引出的放射线,全长12 km,沿线与多条横向路、地铁、河道,以及京沪高铁、徐淮高速相交,重要节点多、景观要求高。介绍了主线桥梁各节点设计、沿线5座立交桥设计和老桥拼宽设计。设计方案在优化结构设计的同时,注重细节处理和建筑景观考虑,并深入研究了在施工及今后运营阶段的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5.
作为互通式立交基本单元的匝道,其设计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立体交叉的功能、行车安全和工程投资等。阐述了匝道变速车道设计、匝道线形指标检验及端部竖向设计等技术性问题,指出了在互通式立交匝道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6.
结合扬州市金湾路快速路的工程概况与建设背景,论证了工程的技术标准与建设规模,重点阐述了总体设计方案,主要包括功能定位,介绍了其主要技术标准、总体走向布置、横断面以及立交节点设计等.  相似文献   
137.
城市立交接地匝道接地位置的选择是否合理,严重影响着匝道甚至立交的通行效果.针对此问题,结合昆明二环石闸立交接地匝道设置工程实例,首先,对平交口进口道及出口道的匝道位置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如何确定接地匝道离地面平交口的最小距离.然后,对如何合理布置匝道口在道路横断面上的位置进行了分析,对匝道口在横断面上靠左、靠中、靠右设置分别进行了探讨.最后得出结论:接地匝道的接地位置对匝道的通行效果影响很大,接地匝道的匝道口应与地面平交口保持一定距离,并应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将接地匝道口布置在道路横断面中最合适的位置.从工程实例的效果看,匝道通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8.
史静  沈穗娜 《中外公路》2011,31(4):309-314
依据影响互通式立交交通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汽车行驶特性和驾驶员反应特性,对互通式立交变速车道长度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研究,计算得出了合理的变速车道长度.弥补了JTG D20- 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对互通式立交变速车道长度规定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9.
该文从建设单位的角度,对宁波市钟包立交工程建设的特点和难点进行分析,介绍了该项目的建设管理经验和质量、安全保证措施,并对工程建设管理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思考,为类似工程的建设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0.
下穿已有建(构)筑物施工是目前城市河道及道路改造工程中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施工工艺不当极易造成已有建(构)筑物的开裂、失稳,甚至坍塌等事故的发生。针对这一难题,结合怀柔小泉河分洪渠工程改造项目中两座相邻6.3 m净距的多孔框架涵下穿既有铁路的顶进施工实例,通过采取三桩施工、路基注浆、线路加固、路基加固等有效措施,使顶进过程中铁路路基的沉降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确保了施工的安全。该小净距大跨度框架涵下穿铁路的顶进施工,其成功经验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