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4篇
  免费   47篇
公路运输   302篇
综合类   458篇
水路运输   334篇
铁路运输   250篇
综合运输   2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一种自锚式悬索桥主缆线形的解析法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在传统的地锚式悬索桥主缆线形方程的基础上,引入了自锚式悬索桥主缆、加劲梁和索塔的变形协调方程,得到一种自锚式悬索桥主缆线形的解析方法:该方法可以在不进行有限元分析的情况下,仅给出自锚式悬索桥的跨度、矢跨比以及主缆、加劲梁和索塔的截面属性,通过求解主缆线形方程和变形协调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就能够求出主缆的初始线形和成桥线形、主缆的无应力长度、索鞍偏移量。该方法简单、准确、高效,已经成功地应用在金华康济桥的施工监控中,建成后主缆的成桥线形与设计线形非常接近,最大误差只有27mm,由于该方法能方便而快速地计算出索鞍的偏移量和主缆线形,对优化自锚式悬索桥边跨与主跨的比例提供了一种高效的算法。  相似文献   
62.
建筑物的持续沉降,特别是软土地区的建筑物基础沉降通常与地基土的流变性密切相关。考虑地基土的粘弹性特征,系统研究了空间半无限体内部作用集中力时的粘弹性解。研究假定半无限体为线性粘弹性介质,半无限体在内部集中力作用下的应力状态为三维应力状态,应力球张量和应变球张量之间符合弹性关系,而应力偏张量和应变偏张量之间符合Kevin固体粘弹性应力应变关系。利用半空间体内部受竖向集中力的Mindlin弹性解,根据准静态弹性-弹粘性对应原理,在相同荷载条件下,首先对弹性解进行Laplace变换,然后将弹性解中的物理参数用线性粘弹性理论中经过Laplace变换的物理参数来替代,最后再进行Laplace逆变换,求得位移、应力粘弹性解答。作为解答的应用,给出了粘弹性半无限空间体内部矩形面积上作用有竖向均布荷载、三角形分布荷载时的粘弹性沉降计算公式。解答的退化验证表明,该粘弹性解答是正确的,所得到的解答对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3.
双层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固结普遍解析解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发展了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固结解析理论,既考虑了桩体刚度和渗透性,又考虑了地基的成层性和涂抹作用,根据所得到的解析解,通过计算和绘图,分析了双层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固结基本性状。研究表明,桩体渗透性,桩体刚度,桩径比,长径比和排水条件对地基的固结速率有较大影响,分别按孔压和沉降定义的平均固结度有一定程度的差别;沿用竖井固结理论进行计算得到的总平均固结度较本文理论的计算结果偏小。  相似文献   
64.
王赞芝  黄义  史生良 《华东公路》2001,(Z1):108-111
用分离变量法求出粘弹性地基上弹性梁受初始激励后自由振动的解析解,并通过算例得到振幅随时间变化的图形.  相似文献   
65.
讨论了一类非线性超前微分-积分方程的振动性,给出了该方程所有解动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66.
67.
68.
69.
轮轨接触温升及其数值分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传热学原理建立了轮轨接触传热的二维模型,应用Laplace变换法求出了轮轨接触区的接触温升的解析解。由于解析法难以求出接触区以外的温升,数值方法得以应用,因而应用有限差分法求得了轮轨接触温升的完全数值解。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数值解和解析解间的差别随列车速度和蠕滑率的增大而增大;如果只要求轮轨接触区的温升,鉴于解析解计算速度比数值解快得多,从工程应用上来说,解析解可以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70.
隧道稳定性分析主要考虑隧道开挖中围岩的应力及位移,对于浅埋隧道,由于上下边界的不对称,稳定性分析存在较大困难。目前众多隧道稳定性计算方法都基于隧道深埋假设,针对一般浅埋隧道的分析多停留在经验总结及数值模拟等方法上或未深入分析浅埋隧道失稳破坏机制。文中开展浅埋隧道围岩弹性研究,基于隧道在无限空间下的弹性解,运用镜像法,考虑隧道周边非均匀收敛情况,得到非均匀收敛条件下浅埋隧道的弹性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