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4篇
综合类   12篇
水路运输   8篇
铁路运输   5篇
综合运输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小雨 《时代汽车》2012,(2):33-34
我们应该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活方式,不能在追赶欧美生活方式的过程中迷失自我,处处让“消费主义”的理念来引领我们。  相似文献   
22.
电动自行车是适合中国国情、适应广大消费者需求的革命性的交通代步工具。近年来市场迅猛发展,前景十分光明。但是当今中国电动自行车市场群雄并起,进入市场的企业有上千家之多,质量参差不齐,各厂竞相压价,正规厂家反而没有利润,凸现没有品牌就没有溢价能力,就没有市场持久能力。  相似文献   
23.
《交通标准化》2012,(22):105-105
石家庄泛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交通控制系统的研发与建设。公司以科技开发为动力、重视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结合中国国情、开发制造了适合国内使用的交通系统和产品。V8259系列无人值守全自动发卡机就是其中的一项。  相似文献   
24.
科技创新:轨道交通健康发展的“强力引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南京、重庆、武汉、大连、长春10个城市已经开通运营的线路总长接近770公里。上述10个城市加上已批准建设的沈阳、成都、杭州、西安、苏州共15个城市在建50条线路总长达到1100余公里。到2020年中国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将达到2000-2500公里规模。如何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近年来在建设运营实践中创造的新技术。积累的好经验用以指导其他在建和筹建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如何提高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道路,实现又好又快的目标,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5.
<正>印度是一个与中国国情很相似的国家,同处亚洲、人口众多,连经济发展历程也和中国如出一辙。20世纪50年代~80年代,是印度自我封闭的时代。印度摩托车工业是在政府扶持下,通过许可生产意大利和英国的摩托车而建立起来的,在当时即拥有了世界较为先进的生产水平。然而,在这段时间里,落后的经济体制使得印度摩托车工业长期得不到国外新技术、新讯息的滋养,发展停滞不前,逐渐落后。  相似文献   
26.
陆娅楠 《交通标准化》2012,(20):112-113
回顾总结十六大以来交通运输改革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根本原因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交通运输发展道路,创造出了一系列富含时代特色的交通运输发展经验。  相似文献   
27.
陈欣  少杰 《汽车驾驶员》2008,(10):87-87
国产的高尔夫是第四代产品。在动力方面,为了迎合中国国情,一汽一大众推出了原装的2.0L以及重新调校的18L和1.6L发动机,从而满足了不同消费者对于动力的需求。建立在PQ34平台上的底盘技术使高尔夫的操控性十分不错。国产高尔夫继承了德国原装车的精髓,外观和内饰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28.
美国从能源安全出发,提高车辆燃料经济性指标.同时根据美国国情,增加可再生能源主要是乙醇的产量.而我国应根据中国国情,不与粮食争土地,采用纤维素来生产乙醇的方针.  相似文献   
29.
编者的话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交通运输事业蓬勃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交通运输领域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交通运输特色的发展道路,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日前, <求是>杂志于2009年第17期刊登了李盛森部长的著名文章--<骄人的业绩宝贵的经验>.在此,我们全文转载,并以此向新中国60华诞献礼.  相似文献   
30.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交通部、经贸部、铁道部、物资部、国家计委等四部一委“建设既符合国际惯例又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国家工业性试验”以来,南京港集装箱业务也随着沿海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