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110篇
综合类   92篇
水路运输   83篇
铁路运输   135篇
综合运输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31.
[目的]雷电电磁效应与耦合特性是直升机电子电气设备雷电防护设计的重要分析依据。[方法]依据SAE-ARP5412和SAE-ARP5416标准规定的试验波形与方法,在基于传输线矩阵法(TLM)的CST线缆工作室中对典型雷击模式下直升机内外电磁环境和电缆耦合电平的影响因素以及规律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雷击电磁场的建立是一个迅速变化的过程,并随时间、空间、结构呈现复杂变化;雷电耦合机制是雷电流再分布的阻性耦合以及机体缝隙共振耦合的相互作用,并且其与频率有很强的依赖关系;电缆感应电平会受到飞机蒙皮电阻、雷电流波形参数以及电缆屏蔽层阻抗等因素的影响。[结论]所做研究揭示了雷电电磁耦合机理及电缆雷电电磁感应的相关影响规律,为航空器电缆敷设和雷电电磁环境防护提供了依据和支撑。  相似文献   
43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城市空间变得越来越拥挤,地下工程建设采用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的非开挖技术是一种发展趋势和潮流。通过对某管廊矩形顶管工程的实例分析,介绍了富水砂性土层中超长距离浅覆土大断面矩形顶管的设计重难点和解决方案,通过对施工现场附近建筑物沉降的监测,验证方案可靠,给出管道外壁单位面积摩阻力的建议取值,提出类似规模矩形顶管工程的中继间优化布设方式。  相似文献   
433.
旁靠外输是海洋工程领域常见的作业形式,而浮体之间存在狭窄的间隙会产生复杂的水动力相互干扰。应用三维频域势流理论和阻尼盖模型,对旁靠双浮体系统进行频域计算,然后基于间接时域法开展该旁靠系统运动的时域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阻尼盖模型能有效抑制水动力系数异常的共振幅值和改善时延函数的振荡特性。当波峰频率接近间隙水动力峰值频率时形成间隙共振,对时域运动计算结果影响较大。在横浪条件下,旁靠系统会产生较大的横向相对位移,加装防撞系统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该相对位移。  相似文献   
434.
为研究硅藻土复配SBR改性沥青的疲劳性能,制备了连续级配和间断级配硅藻土复配SBR改性沥青混合料,对多种类型硅藻土复配SBR改性沥青混合料展开间接拉伸疲劳性能试验,得到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疲劳方程。研究表明:混合料的类型、试验温度、硅藻土及SBR均对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有影响;相同温度及混合料类型条件下,间断级配的疲劳寿命高于连续级配;相同级配及沥青混合料条件下,5℃条件下的疲劳寿命高于25℃的疲劳寿命;相同温度及级配条件下,硅藻土、SBR均可提高基质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表现为疲劳方程的K值增大,n值减小,且硅藻土对疲劳方程系数的影响程度大于SBR,即硅藻土复配SBR改性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的提高主要取决于硅藻土。  相似文献   
435.
为评估铁路高架桥场景下无线通信系统性能,需建立能准确描述该系统小尺度和大尺度特性的信道模型。首先,建立高架桥场景下椭圆单环模型;其次,将莱斯K因子建模为与高架桥高度有关的函数,两者结合得到一种多跳随机信道模型,并对其进行非平稳性验证;然后,为扩大无线通信覆盖范围,采用在基站侧交错部署多个射频远端单元、在列车上部署多个车载移动中继的方式,形成大规模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MIMO),在此架构下分析天线系统、射频远端单元、车载移动中继站的分布以及高架桥高度对信道容量的影响;最后,对该信道模型进行仿真测试。仿真结果验证了大规模分布式MIMO和车载移动中继系统具有的优势,并显著提高了信道容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