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0篇
  免费   121篇
公路运输   1925篇
综合类   1166篇
水路运输   1042篇
铁路运输   801篇
综合运输   157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207篇
  2021年   226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230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316篇
  2008年   336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51.
应用MDT三维设计软件中参数化造型、智能装配、关联出图等功能及其零件构模、模型装配和曲面造型各模块,显著提高设计质量和缩短设计周期。  相似文献   
552.
按列车压入顺序切换发码以实现站内电码化,是目前仍在应用中的定型发码方式之一。十几年来,京秦电气化区段我段管内一直采用这种发码方式。由于电气化抗干扰的需要,站内采用25Hz相敏轨道电路,且以交流计数电码作码源,致使在实际运用中陆续暴露出电路本身存在的问题,即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造成了不应出现的信号故障,正常作业中,  相似文献   
553.
车站移频股道电码化机车信号防干扰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车站移频电码化干扰的形成 铁路车站电气集中的站内轨道电路是反映列车占用情况的基础设备。当列车正常进入车站后,为保证机车信号设备能够正常工作,相应的站内轨道电路转发或叠加发送机车信号信息。由于受到移频信号在频率选择、低频信息使用及机车信号接收灵敏度等诸多因素影响,机车信号经常接收到相邻轨道区段或邻线的干扰信号,导致错误显示。分析车站移频电码化干扰,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554.
机车信号地面发码记录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对于判断车站股道电码化设备是否正常工作,还没有实时监测及报警的专用设备。现场只是用万用表在机械室分线盘上进行测试,而且只能在列车运行到发码区段时,才能测出该区段的发码电压和频率。特别当列车正线通过时,占用发码的时间较短,测试非常困难。为此,特研制机车信号地面发码记录仪。  相似文献   
555.
基于最大模糊总熵准则自动选择灰度图像分割的最优阈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图像不仅含有由统计不确定性产生的信息量,而且含有模糊不确定性产生的信息量。我们通过用来测度统计信息的香农熵为模糊总熵,开发出基于最大模糊总熵准则的最优阈值技术,它是熵阈值技术的良性拓广,实验表明它能在二值化后保留更多的图像信息,取得更好的图像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556.
在我国,除高速公路以外的各级公路的街区化现象是比较普遍的,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现象更趋严重。它的成因是什么?有哪些危害?公路部门及相关部门应该采取哪些对策?本文拟就以上问题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57.
按企业化模式发展中国高等航海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航海教育与培训对中国航运业的发展謇挥了巨大的作用,为中国航运业培养了大批的精英人才。然而,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加入WTO以及国际船员劳务市场的东移,中国航海教育与培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文章在回顾中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基础上,阐述航海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以企业化模式来办中国航海教育的思路,使中国航海教育尽快适应国内外航运市场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58.
559.
560.
未来的汽车纳米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艳 《城市车辆》2005,(6):46-49
纳米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将降低汽车各部件磨损、降低汽车消耗并减少汽车使用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消除汽车尾气污染,改善排放,因而该项技术将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