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90篇
综合类   8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丰田的海拉克斯在车迷们心中一直都有着很高的位置,经典的外型和出色的性能造就了它辉煌的历史。在今年的巴塞罗纳车展上,丰田公司终于揭开了第六代海拉克斯皮卡车的神秘面纱。为继承其前辈的粗犷形象,新车在体型上更宽、更长、更大,底盘也更高。尺寸变化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车内空间的增大。驾驶室的长度增加了35mm。为驾乘者的腿部赢得了更加充足的伸展空间。  相似文献   
62.
VVT-i(Variable Valve Timing-intellectronics)的意思为“智能可变气门正时控制系统”,是丰田公司领先发动机技术。该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可根据发动机的状态控制进气凸轮轴,通过调整凸轮轴转角对配气相位进行优化,以获得最佳的配气正时,从而在所有速度范围内提高转矩。拥有VVT-i技术的发动机比其他发动机拥有更大的功率和转矩,油耗却有所降低,因此,有效地提高汽车的动力性能,  相似文献   
63.
全新的Avalon是丰田公司目前为止最具美式精神的一款车.充满了绝对自我的独特风格.同时也更为精致,身为旗舰车型.新Avalon不仅充满了高科技的造车技术.而且也蕴含了高贵忧雅的欧美车气质.由于配置提升,让丰田品牌向高端领域靠拢。和同宗兄弟雷克萨斯在北美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64.
艰难困苦     
《汽车时代》2009,(6):28-33
“丰田在今年能赢吗?”实际上这样想本身就是对丰田的获胜心存疑虑,这句话应该变成“丰田在今年一定赢!”如果没有这种充满信心的心态上的变化,恐怕丰田是很难取胜的。  相似文献   
65.
VDIM是丰田公司的一种先进的车辆动态控制系统,其意为车辆动态集成管理(VehiCle DYnamlcs Integrated Management)丰田公司于2005年首次把VDIM技术运用到雷克萨斯GS430上,之后还把这一技术陆续装备到了雷克萨斯GS300、LS460/460L、RX400h和最新的LS600hL等车型上,成为雷克萨斯品牌的一大技术亮点。  相似文献   
66.
陈言 《时代汽车》2007,(6):56-57
丰田公司正陷于史无前例的苦恼之中。这种苦恼来自他所得的巨额的利润。这样一个巨额的利润,保证他正在坐上世界汽车行业第一把“金交椅”。[编者按]  相似文献   
67.
《家用汽车》2010,(4):18-21
丰田汽车公司会长丰田章夫强调,丰田公司必须努力创造更多的车型以彻底改变丰田已破碎的形象。这一努力的重心是推出该公司备受欢迎的FT-86运动概念车,这款车是双门后轮驱动车,其首次亮相是在日内瓦车展上,在那里它吸引了不少人群丰田现在看来要笼络该品牌的爱好者,这款车将会搭配2.0L排量的水平对置发动机,正常的最大功率119kW,不过通过斯巴鲁调校,把动力增加到149kW,比量产版增加了25%。  相似文献   
68.
69.
随着一汽丰田卡罗(COROLLA)正式上市,这款世界同步车型也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眼帘。全新卡罗拉为丰田汽车公司的第10代“COROLLA”车型,在动力系统方面,最引人注目的是搭载了配有双VVT—i(Dual VVT-i)技术的新型发动机(图1)。其实,丰田公司应用可变气门正时VVT技术可追溯到1991年,那是首次运用于4A—GE20V发动机上,该VVT仅能对进气门实现两阶段的液压控制正时调整;[第一段]  相似文献   
70.
张鑫  赵迪 《车时代》2007,(5):88-91
汽车数量的猛增是加剧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提倡环保的今天,众多汽车厂家都不惜重金研发环保技术。作为业内的佼佼者,丰田公司对开发环保能源技术的努力始终如一,已在全球投入实用并开始普及的丰田普锐斯就是最好的见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