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10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9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应用数值模型分析汽车催化器的性能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催化器非稳态数学模型,并利用非稳态模型分析了催化器性能的各种影响因素,如催化剂的装载量、装载方式、载体结构参数及催化器安装位置。  相似文献   
92.
陈礼Fan 《汽车技术》1997,(12):13-16
分别在数种化油器式发动机轿车,对装用圆柱形铂-铑贵金属催化器进行了台架试验和使用试验,以考核无调节混合气浓度功能的催化器降低汽车有害排放物的效果。介绍了试验方案,给出了试验结果对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3.
黎明 《商用汽车》2021,(7):87-87
目前国Ⅵ发动机一般采用2条后处理技术路线:(1)EGR+低效SCR路线;(2)HiSCR(高效HCR)路线,也称非EGR路线。这2种路线都会用到尿素,前者有EGR,后者无EGR。这2种路线在国际上都有使用,各有特点和优势,目前还都难说有绝对压倒对方的优势。(1)EGR+DOC+DPF+SCR路线,简称EGR路线:其中,EGR(废气再循环系统)、DOC(氧化催化器)、DPF(颗粒捕集器)。  相似文献   
94.
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在固定发动机排气流量的条件下,试验研究了不同柴油机氧化催化器(DOC)前温度、排气尾管燃油喷射速率、贵金属(PGM)涂层含量时,DOC的碳氢化合物(HC)转化性能;得出DOC性能的变化规律、起喷温度的标定方法、PGM涂层含量对DOC催化器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DOC前温度的升高,DOC的HC转化能力增强,碳氢泄漏现象减弱。可通过标定达到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目标再生温度所需的DOC前温度(起喷温度)随喷油速率的脉谱图确定尾管喷射再生系统的起喷温度。随着喷油速率的增大,起喷温度先逐渐降低,然后缓慢上升。PGM涂层含量增大,DOC的HC转化能力增强,达到DPF目标再生温度所需要的起喷温度减小。PGM涂层含量为A和Bg/L时,达到目标温度所需的最低起喷温度为240~244℃。  相似文献   
95.
本文研究第三代试验型柴油机氧化催化器(DOC)对一台2850 kW EMD SD60M型USEPA(美国环保局)Tier 0排放达标机车的排放性能的影响.该机车原造于1989年,柴油机于2005年完成最近一次大修,并达到US EPA Tier 0排放标准.DOC系统位于涡轮前废气流内.在这台属于联合太平洋铁路的机车上按...  相似文献   
96.
为了改善大气环境,从20世纪60年代起,汽车废气排放法规日益严格。目前,废气污染物的浓度被要求降至大气中含量的水平。降低汽车废气排放的要点如下:(1)在冷态下降低发动机机外排放;(2)利用发动机起动阶段的高温排气预热催化器;(3)改进催化器性能;(4)改进发动机控制技术。介绍了上述四个方面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97.
设计了一种车载全流式燃烧器,从增压柴油机的涡轮增压器取出新鲜空气,从回油管路取油供给燃烧;将该装置安装在排气管尾端使捕集器进行再生.在燃烧器和捕集器之间增加氧化催化器,实现了在发动机所有稳态工况下捕集器的复合再生.在排气背压的再生控制策略基础上,根据经验公式对背压值进行温度修正,将三维背压MAP简化为二维,提出"恒温定时"的复合再生控制策略,分析了控制策略在不同工况区域的运用,给出了再生过程分析实例.对既定的控制策略进行了实车试验,结果表明微粒排放达到了国Ⅳ标准.  相似文献   
98.
随着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国家第2阶段排放标准的实施以及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的开展,推动了摩托车排放控制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催化转化技术由于技术较为成熟可靠,成本又相对低廉,所以摩托车生产企业多以加装催化转化器来满足新排放标准。 一只小小的催化器是怎样发挥它神奇的功效呢?一辆摩托车匹配什么样的催化器才能达到较好的排放效果?影响催化剂选择的因素是什么?是不是贵金属含量越高,催化器的净化效果就越好,耐久性也越好?……诸如此类的问题可能正困扰着你,为此本刊特开辟此专栏,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将一些大家较为关心的典型问题。邀请桂林利凯特环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家加以解答,力求做到专业而又易懂,使广大读者对摩托车催化转化器有一个清晰而正确的认识,消除一些容易产生的误解。读者如有相关问题,可随时拨打咨询电话或发电子邮件,由专家为您解答,我们将会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刊登在此专栏中。  相似文献   
99.
以蜂窝陶瓷为载体,γ-Al_2O_3为活性涂层,制备了负载型钙钛矿催化剂:25%La0.85K0.15CoO_3/Al_2O_3/陶瓷。将催化剂装载于催化器中,基于台架试验研究了该催化器在柴油机尾气净化中的效果。结果表明,该催化器对PM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去除率高达98.8%,尾气中NO_x、HC、CO浓度也有较明显的降低,去除率分别为5.22%、27.6%、40.6%,CO_2浓度略有增加。相对于空白催化器,在钙钛矿型催化剂的作用下,PM的催化转化活性大大提高。催化转化温度T50%、T90%分别为365℃、642℃,降低了126℃、143℃,催化转化用时T50%、T90%分别为10 min、42 min,缩短了23 min、43 min。另外,运行过程中发动机压力损失可为催化器再生时机提供选择,无需外加装置与能耗,有利于节约再生成本。  相似文献   
100.
在低、中、高3种转速及不同扭矩的工况下对重型柴油车进行了PM排放试验,对比了微粒氧化催化器(POC)+柴油机氧化催化剂(DOC)和POC+燃媒催化型燃油添加剂两种PM净化方案。试验研究表明,添加剂最佳添加质量分数为90×10-6,添加剂可替代DOC与POC联合净化PM,并得到较为理想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