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14篇 |
免费 | 116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860篇 |
综合类 | 561篇 |
水路运输 | 414篇 |
铁路运输 | 521篇 |
综合运输 | 7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62篇 |
2022年 | 70篇 |
2021年 | 98篇 |
2020年 | 82篇 |
2019年 | 60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39篇 |
2016年 | 47篇 |
2015年 | 97篇 |
2014年 | 111篇 |
2013年 | 106篇 |
2012年 | 130篇 |
2011年 | 131篇 |
2010年 | 140篇 |
2009年 | 123篇 |
2008年 | 150篇 |
2007年 | 118篇 |
2006年 | 105篇 |
2005年 | 92篇 |
2004年 | 88篇 |
2003年 | 86篇 |
2002年 | 59篇 |
2001年 | 61篇 |
2000年 | 42篇 |
1999年 | 37篇 |
1998年 | 37篇 |
1997年 | 31篇 |
1996年 | 32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13篇 |
1965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分析了轮胎临界速度的影响因素, 在合理假设的基础上, 根据振动理论建立了轮胎使用的力学模型, 得出轮胎变形恢复时间与其有效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影响轮胎临界速度的使用因素包括负荷、充气压力、径向变形和胎面磨损量, 载荷一定时, 提高轮胎充气压力, 充气压力一定时, 减轻载荷都有利于提高轮胎使用的临界速度。分析结果与轮胎的实际应用情况相符, 说明该模型可行。 相似文献
52.
於健 《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4,25(4):1-3,18
本文通过摇摆运动的等效线性方程,采用能量平衡法,给出了由于参数激振而产生导致船舶翻沉的临界状态的解析解。 相似文献
53.
为了评估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极限水平位移,根据塑性铰区变形特性,合理确定塑性铰区长度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有限元分析,从理论上给出了桥墩根部纵筋失稳时的长度,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通过纵筋失稳分析结果,提出了考虑到材料非线性时桥墩纵筋失稳长度的简化表达式.使用该表达式,可简单推算反复荷载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桥墩纵筋失稳长度. 相似文献
54.
主缆无应力长度的计算,是悬索桥施工监控中的重要内容。利用Midas/civil对松原天河北汊桥建立有限元模型,考虑主索鞍和散索鞍处圆曲线影响,对主缆无应力长度进行修正。由于主缆从边跨至中跨通过鞍槽进行了竖向和横向两次转向,因此需要对竖向和横向主缆的无应力长度进行修正,为计算空间索面自锚式悬索桥主缆无应力长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为研究不同断面形式下的多车道高速公路出口影响区开口长度及流量与交通安全的关系,针对2种断面形式的高速公路出口,分别设计了3种不同的开口长度,结合3种不同流量条件设计了18个不同的驾驶模拟场景.实验招募30名被试者开展模拟驾驶实验,提取不同开口长度及流量条件下各断面形式高速公路出口的车辆行驶轨迹、换道间隙的选择、减速度、... 相似文献
56.
分岔隧道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地下互通中,但当前对分岔隧道的研究却很少.因此,探究分岔隧道火灾的规律为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就显得格外重要.基于FDS(Fire Dynamic Simulator)研究了火源位置与分岔角度对临界风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火源在分岔点之后时,分岔隧道临界风速与单管直线隧道的临界风速相比差距不... 相似文献
57.
分析在传统折返配线条件下,最高速度和编组量数(车辆长度)对线路折返能力的影响,并总结其相互制约关系:即随着编组的增大和速度目标值的提高,传统方式折返能力将逐步下降,如当速度目标值为160 km/h、车辆选型编组为A型车8辆编组的情况下,折返能力最大为27对车/h(侧式站后折返).为应对传统折返方式的能力限制,提出新型折返方式——混合式折返方式,其适用于通道运量需求较大、速度目标值较高的情况,并通过仿真模拟软件X-drive测试不同速度、不同编组、不同停站时间条件下的折返能力.结果表明:在速度目标值160 km/h、车辆选型编组为A型车8辆编组的情况下,最大折返能力可达38对车/h,与传统方式相比,折返能力及输送能力可提高40.7%. 相似文献
58.
为解决当前不同地区城际铁路建设条件混乱、建设条件与功能定位不匹配、新建城际铁路项目审批管理困难等问题,促进城际铁路建设条件有序、标准化地发展进行本研究.首先,对城际铁路建设条件指标体系进行构建,确定影响城际铁路建设的基础性指标,再基于收支平衡建立一套较为客观的城际铁路建设条件指标体系,对其中的城际铁路客流需求临界条件进行建模求解,最后,结合几大经济区域实例,研究在建或拟建城际铁路的客流需求状况.结果表明:指标体系和临界参考值既能为某些地区是否修建城际铁路提供参考依据,也可为我国城际铁路建设条件的标准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9.
为保证驾驶人在隧道入口的视觉参照的连续性、准确性,提高隧道入口的行车安全,通过对隧道入口视觉参照系的特性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一种能在隧道入口建立强视觉参照系的视觉参照柱.在统计分析隧道横断面尺寸、驾驶人进入隧道时由于侧墙效应引起驾驶人行车轨迹的偏移的基础上,结合驾驶人的心理、生理特性,提出了隧道入口路面宽度变化段的过渡段长度建议值,建立了在隧道洞口内外布设视觉参照柱的长度、间距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隧道洞口外视觉参照柱布设的长度宜为200 m,隧道洞口内布设长度宜为250 m,布设间距宜为22 m. 相似文献
60.
为解决信号交叉口运行效率评价方法偏理论化、实用性不强等问题,以出租车、公交车、驾图(车联网)多源GPS轨迹数据为基础,充分利用车辆减速、停车、加速等连续速度变化特征及位置信息,提出交叉口个体车辆排队长度、通行时间、停车次数等交通参数提取技术.基于此,构建以信号交叉口运行指数为一级指标,车辆平均通行时间,第95%分位排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