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11篇
综合类   3篇
铁路运输   76篇
综合运输   27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11号斜井快速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乌鞘岭隧道11号陡坡斜井的实际施工情况,简要介绍辅助坑道在III、IV级围岩地质条件下实现快速施工的技术方案要点、高效合理的机械选型配置及施工组织技术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2.
乌鞘岭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了探讨,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水污染、大气及洞内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植被破坏等制订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63.
乌鞘岭隧道穿越F7断层时,隧道埋深大,断层岩体破碎,岩体完整性差,围岩自稳能力弱,由于受挤压影响,手捏呈砂砾状、粉末状,开挖后变形长期不收敛,不能满足<铁路隧道设计规范>关于二次衬砌施作时机的规定,所以对已施工完毕的二次衬砌段进行结构安全度分析.  相似文献   
64.
乌鞘岭隧道长20050m,采用钻爆法施工。由于施工出碴运距长,其出碴运输成为隧道快速施工的关键。文章探讨出碴运输方案,并对装碴设备、牵引机械的选择进行分析,在牵引重量计算的基础上,确定出碴运输作业流程及设备数量。  相似文献   
65.
乌鞘岭公路隧道破碎岩体段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有限元的结构可靠性理论,统计计算试验所得各个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及分布类型;建立极限状态方程后,对乌鞘岭隧道破碎岩体段建立随机有限元模型进行结构可靠性计算.结果表明:随机变量直方图拟合曲线均比较光滑,而且抽样数据各个子序列均有数据且无间隙,表明所进行的随机抽样样本量充分;在此基础上,计算此段隧道的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各个最大应力及锚杆最大轴力的直方图和概率分布曲线,得到的可靠度及失效概率结果说明初期支护和锚杆最大轴力可靠性偏小,而二次衬砌的可靠性较大,本段隧道整体处于安全状态;隧道结构可靠性灵敏度分析得到:不同随机变量对隧道结构不同应力有着不同影响程度,且喷射混凝土厚度对隧道结构内力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66.
TSP203系统是由瑞士Amberg测量技术公司自主研发出来的新一代超前地质预报系统,采用该系统可以准确预报隧道工作面前方150-250m的围岩情况,为安全快速施工提供依据。本文通过乌鞘岭特长隧道7号斜井超前地质预报的一次应用实例,详细介绍TSP203系统在乌鞘岭特长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中的应用,具体阐述TSP203系统的基本原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解释结果和围岩实际开挖情况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67.
弹性位移反分析法在乌鞘岭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乌鞘岭隧道穿越F7断层段所取得的量测资料,将计算区域内的岩石视为均质各向同性体,初始地应力假设成均匀分布,侧压力系数λ>1,推导出圆形隧道解析解另一种情况,建立有限元弹性问题优化反演分析模型,对两者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围岩区域内的水平侧压力系数和综合弹性模量,为挤压性断层中隧道的支护设计、施工组织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8.
乌鞘岭隧道大台竖井井筒衬砌安全快速施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乌鞘岭大台竖井井筒衬砌施工工艺与流程,详细说明了深竖井井筒衬砌时混凝土输送管路的组成,以及垂直落差超过500m输送过程中出现的管路磨损、混凝土堵管及离析等现象所产生的原因及过程,并给出了预防措施及解决办法,同时强调通过严格的施工管理保证深竖井安全快速施工。  相似文献   
69.
乌鞘岭隧道F7断层属于工程软岩大变形地段,其力学行为与施工工艺密切相关,施工中应当采用少扰动、强支撑、支护结构快速封闭、及时衬砌和勤量测的方法来抑制大变形,确保隧道结构的安全、质量和工期要求.  相似文献   
70.
乌鞘岭特长隧道F7断层软岩大变形是影响隧道正常、安全施工的最主要因素,认识并掌握F7断层V~Ⅵ级围岩的变形规律,选择科学合理的开挖方法、施工工序和支护方式,控制围岩的大变形,实现软岩大变形条件下的安全、快速施工,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通过理论计算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量测相结合的手段,分析了F7断层软岩的特性和变形规律以及围岩与初期支护之间、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的接触压力的大小与分布等情况,提出了控制大变形的技术措施.现场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围岩变形得到初步控制,隧道施工安全得以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