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30篇
综合类   21篇
水路运输   9篇
铁路运输   15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人们对汽车外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10年来,金属闪光漆的使用比例由40%上升到60%,颜色和品种更趋多样化。金属闪光漆能获得闪光效果的关键是在涂料中使用了闪光金属铝粉、云母珠光颜料。因为铝粉有独特的防腐和装饰功能,故广泛用于汽车、船舶、家电、轻工行业。铝粉的颗粒呈微小的鳞片状,厚度为0.1~0.2μm,直径为1~200μm,由于铝粉是片状结构,在色漆中会形成十几层的平行排列。  相似文献   
62.
文章针对提出的基于ETC的车辆动态称重系统设计,以压电石英传感器阵列作为称重单元,利用小波变换原理对采集原始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并针对数据丢轴等现象提出基于相关性的信号完整性分析方法,最后依据各传感器的输出值及车辆通行速度建立了BP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该模型得到被称重车辆的车重。实验结果表明:称重传感器阵列和基于小波-BP神经网络的称重数据处理算法,达到了动态称重系统的称重数据测量精度,保证了基于ETC的动态称重系统从技术上得以实现,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3.
在铁路运输生产中,数字式石英电子秒表主要应用在机务、车辆等部门的重要工作岗位上。依据JJG238-1995《数字式时间间隔测量仪(试行)》检定规程对数字式石英电子秒表进行检定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64.
基于现有反倾边坡变形及稳定性研究成果,结合十白高速公路边坡实况提出三种可能破坏模式,运用FLAC数值模拟软件进行稳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反倾片岩质边坡整体稳定较好,但由于片岩结构特性,如不及时防护,可能会引发进一步破坏。潜在破坏模式主要有3类:第一类为沿节理面发生倾倒破坏;第二类为沿节理和层面的组合破坏;第三类为沿外倾结构面破坏。其中第三类破坏模式主要受岩层节理裂隙的贯通深度控制,破坏最先发生在边坡表层,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最大。反倾片岩质边坡的治理重点应放在边坡表面层的防护。  相似文献   
65.
界岭隧道是湖北省宜昌至巴东高速公路上的深埋特长公路隧道,该隧道地质条件非常复杂,设计及施工难度大。本文介绍了该隧道不良地质、主体工程、通风工程的设计及现场优化处治情况,供同类隧道参考。  相似文献   
66.
2006年8月26日17时许,山东省沂南县孙祖镇聚宝峪村石英砂矿司机刘春江驾驶鲁Q84323号大型翻斗汽车,满载石英砂矿石沿省道029线由南向北行驶至大岬口一下坡路段时,刹车突然失灵,车辆失控后又冲出1200多米,驶向公路右侧侧翻,将行人王庆梅当场砸死,随车装卸工杨立河被挤成重伤,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刘春江本人也在事故中受重伤。[第一段]  相似文献   
67.
新蜀河隧道炭质片岩大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长距离的炭质片岩隧道施工中初期支护发生易发生大变形的情况,支护变形、侵限,给现场施工、进度、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本文结合新蜀河隧道炭质片岩大变形施工技术,结合以往大变形隧道施工的经验和教训对单线铁路隧道炭质片岩的大变形控制技术及方案进行了总结,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结论:单线铁路隧道采用3台阶临时仰拱法,上台阶设置型钢混凝土仰拱后,应严格地控制台阶、仰拱、二衬的步长,在控制变形方面效果较为明显;大变形隧道应根据监控量测资料预留适度的变形量,对于防止前期初期支护破坏和后期护拱开裂,以及控制工程成本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隧道通过初期支护壁后注浆,在钢架型号、接头形式位置和纵向连接设置等方面进行改进,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变形发生;施工中应对长台阶施工或中间拉槽的错误作法严格禁止.  相似文献   
68.
新蜀河隧道炭质片岩变形特性与支护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花顺 《中国铁路》2010,(5):34-36,59
介绍新蜀河隧道炭质片岩分布形态和岩性特征,分析炭质片岩变形特征。在炭质片岩地段隧道设计中,提出采用降低围岩级别与加强支护、双层支护+模筑衬砌结构、加大外墙曲率断面、咨询专家、优化断面形式及支护等措施,并对设计与施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9.
陕西宝鸡至汉中高速公路连城山隧道(双洞六车道)在穿越绿泥石片岩地层过程中发生了初期支护变形侵限、喷射混凝土开裂、钢架扭曲等严重大变形灾害,施工难度非常大。基于连城山隧道大变形现场调研和现场监控量测数据,统计分析了不同绿泥石片岩岩体状态下的隧道变形情况,研究了深埋大跨度绿泥石片岩隧道变形规律及合理预留变形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深埋大跨度绿泥石片岩隧道施工变形控制基准。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变形量与绿泥石片岩的岩体状态密切相关,绿泥石片岩呈粉末状时隧道变形量最大,绿泥石片岩呈块状或厚层状时隧道变形量相对最小;隧道变形整体上表现出拱部沉降明显大于水平收敛的特征;采用“三台阶留核心土法+拱墙部双层HK200b钢架+φ108大管径锁脚锚管+深仰拱”的施工方案时,粉末状、碎裂状(粉末加块石)、薄层状、块状或厚层状绿泥石片岩段隧道沉降量值分别为358~850,234~678,153~486,27~236 mm;其中以拱部初期支护的整体沉降为主,占总沉降的55.5%~86.1%;隧道沉降主要发生在上台阶和中台阶施工阶段,占总沉降的66.7%~82.7%;仰拱施作后产生的变形占比最小,为3.3%~4.9%。建议在以上4种绿泥石片岩岩体状态下,隧道预留变形量分别取70~95,50~70,30~50,15~30 cm;在保证隧道施工场地的前提下,应尽量缩短台阶长度,减少初期支护封闭成环的时间。  相似文献   
70.
通过对厦沙高速公路ZK113+630~+805边坡工程地质特征分析,确定可能的破坏方式,通过Sarma法进行稳定性验算,得到潜在滑动面位置,决定采用锚索加固方案。运用软件3DEC对比分析施加锚索前后的边坡,结果表明,若采用锚索加固,边坡应力分布会得到改善,水平向位移明显减小,坡脚塑性区减少,稳定性会提高,加固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