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57篇 |
免费 | 39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46篇 |
综合类 | 352篇 |
水路运输 | 190篇 |
铁路运输 | 278篇 |
综合运输 | 3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34篇 |
2022年 | 40篇 |
2021年 | 59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33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32篇 |
2014年 | 46篇 |
2013年 | 53篇 |
2012年 | 60篇 |
2011年 | 56篇 |
2010年 | 46篇 |
2009年 | 51篇 |
2008年 | 60篇 |
2007年 | 57篇 |
2006年 | 36篇 |
2005年 | 54篇 |
2004年 | 41篇 |
2003年 | 50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81.
基于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密贴交叉组合地铁地下车站结构的三维计算模型,研究强震作用下密贴交叉组合地铁地下车站结构的三维非线性地震反应特性,并与单一浅彬深埋地铁地下车站结构的地震反应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密贴交叉组合车站结构中,由于上下层车站相互作用影响,对上下层车站的相对水平位移均具有放大作用;上层车站的加速度放大系数小于浅埋车站,而下层车站的加速度放大系数略比深埋车站的大,且变化率较大的部位均发生在密贴交叉部位;下层车站的存在,时上层车站结构的应力有一定的消弱作用,但是由于两车站结构相互作用影响,在两车站交叉部位出现应力集中,致使交叉部位应力出现明显的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82.
刘毅东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13,(Z1):352-356
为针对基于交叉感应环线的移动闭塞列车自动控制系统(MATC)中车载ATP子系统定位校正算法的专题研究。对MATC定位中存在的3个难点因素,即进入新环线的通信延时、交叉点选取及跳环现象分别进行了算法设计及说明,并通过系统测试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3.
板式无砟轨道具有变形小、稳定性好的优点,在我国铁路客运专线上应用广泛。国内外学者在建立车辆、轨道以及车辆-轨道耦合系统模型及算法方面已做了许多工作。然而,已有的模型与实际情况尚有差异,有待进一步完善。根据板式无砟轨道的结构特点,采用板单元模拟轨下结构,建立了车辆-板式轨道耦合系统动力分析模型及算法,推导了板式轨道模型单元的刚度、质量以及阻尼矩阵;考虑轮轨非线性接触行为,引入交叉迭代法求解车辆-轨道耦合系统动力学方程;仿真分析了线路随机不平顺工况下,CRH3型动车通过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时,车辆和轨道结构的动力响应。该模型与算法比已有模型更接近实际,计算结果更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4.
85.
文章运用半隐式特征线分裂算子有限元算法对串列布置的静止上游柱体和下游圆柱的尾激振动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数值结果表明:上游柱体结构的形状、尺寸比(d/D)和折减速度(Ur)三个参数对下游圆柱体结构的动力响应、运动轨迹与涡脱落模态有着显著的影响,且与单圆柱工况相比存在明显区别;随着尺寸比的增大,上/下游柱体结构之间的互扰作用会由流致效应逐渐转变为尾流效应,使得频率特性发生变化,并会导致下游圆柱体结构的振动响应增强;当d/D=0.5和1.0时,下游圆柱体结构的运动轨迹主要为“8”字形;当d/D=1.5时,除了“8”字形外,运动轨迹还会呈现双弯刀形、“双8”字形和不规则形状。通过对流体力系数与位移时程曲线及位移PSD曲线特性进行分析,揭示了其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另外,下游圆柱体结构的尾流场特性也会随参数的变化而变化,其涡脱落模态主要为2S、P+S和2P三种。 相似文献
86.
在犹豫模糊环境下,针对评价属性权重和专家权重信息完全未知的情形,结合犹豫模糊混合加权集成算子,提出一种合理有效的群决策方法.首先,依据改进的犹豫模糊熵结合均熵求得决策者的客观权重,利用熵最小化原则和犹豫模糊指数熵确定评价属性的权重;接着,分别利用犹豫模糊加权算术平均算子和犹豫模糊混合加权算术平均算子对个体及群体犹豫模糊决策矩阵进行集结;然后,通过犹豫模糊得分函数实现方案的排序和择优;最后,把该方法应用在应急救援路径选择问题上,进而验证了所提群决策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7.
88.
89.
为提高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水平,解决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因素众多且关联关系复杂、安全系统稳定性差的问题,基于文献识别出21项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因素,并分为人员因素、物料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技术因素五类;通过解释结构模型(ISM)建立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系统,共分为5个层级,结合系统结构将安全风险因素以紧急度分为3类;通过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MICMAC)分析各因素参数,结合中心度将安全风险因素以重要性分为3类;根据紧急度和中心度建立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将安全风险因素划分为3个等级,从而提出针对性应对策略和措施,以辅助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决策。 相似文献
90.
为分析小净距交叉隧道台阶法施工过程中新建隧道和既有隧道的衬砌安全性,基于断裂力学的Griffith准则,提出了判定衬砌开裂的开裂安全系数CF,并假定CF>1时衬砌开裂,CF<1时衬砌安全;依托实际工程,结合开裂安全系数和规范中的衬砌截面安全系数,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交叉隧道的衬砌安全性。分析发现: 施工过程中,交叉断面新建隧道衬砌环向安全系数小于纵向安全系数,但基本满足规范要求;既有隧道二次衬砌开裂安全系数CF远小于1,其开裂安全系数CF云图关于新建隧道轴线对称。分析结果对新建隧道的施工和既有隧道衬砌的防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