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121篇 |
免费 | 2064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1985篇 |
综合类 | 14082篇 |
水路运输 | 5254篇 |
铁路运输 | 9579篇 |
综合运输 | 328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92篇 |
2023年 | 973篇 |
2022年 | 1331篇 |
2021年 | 1623篇 |
2020年 | 1114篇 |
2019年 | 1099篇 |
2018年 | 531篇 |
2017年 | 659篇 |
2016年 | 808篇 |
2015年 | 1338篇 |
2014年 | 2245篇 |
2013年 | 2034篇 |
2012年 | 2827篇 |
2011年 | 3073篇 |
2010年 | 3093篇 |
2009年 | 3208篇 |
2008年 | 3212篇 |
2007年 | 2535篇 |
2006年 | 2349篇 |
2005年 | 2053篇 |
2004年 | 1897篇 |
2003年 | 1414篇 |
2002年 | 991篇 |
2001年 | 829篇 |
2000年 | 618篇 |
1999年 | 414篇 |
1998年 | 297篇 |
1997年 | 313篇 |
1996年 | 271篇 |
1995年 | 187篇 |
1994年 | 150篇 |
1993年 | 129篇 |
1992年 | 79篇 |
1991年 | 80篇 |
1990年 | 49篇 |
1989年 | 60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51.
为养护维修浸水情况下的浮置板轨道,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建立浸水条件下钢弹簧浮置板振动模型,分析浮置板和基础结构间存在积水情况时,车致振动影响下不同浸水深度浮置板轨道的减振效果。结果表明:钢弹簧浮置板的板底积水影响浮置板结构的减振性能;当积水深度小于板侧空间高度的 1/2 时,隧道壁在其峰值频率63 Hz 的振动已经增大 5 dB 左右;当积水深度达到板侧空间高度全满时,隧道壁加速度级在 63 Hz 处增大 13.4 dB,增加约 30.7%;隧道壁在 63 Hz 和 80 Hz 的振动级插入损失也分别增大 13.36 dB 和 13.67 dB;浮置板板侧空间有1/2 及以上的高度浸水,峰值频率对应的浮置板、隧道壁的垂向振动级较正常情况分别大 5 dB、10 dB 以上时,建议及时排水。 相似文献
252.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采用简单的分层加权汇总方法,未考虑同层指标间的相互影响以及下层指标对上层指标的一对多影响,不能系统、全面、准确地反映实际可持续发展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评价新思维——ESE 评价理论与方法,即通过数据具有 ESE(经济-社会-环境)三性影响这一新认识,构建了一个 ESE 空间直角坐标系,并以此表征城市轨道交通所有业务场景。在此 ESE 三维立体空间中,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被分成“八种四类”,同时对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了量化计算,并实现了立体的可视化表达。 相似文献
253.
为提高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综合开发效益,引导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综合开发有序发展并保障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基于顶层设计的角度创新研究佛山市 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综合开发总体策略。首先,梳理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特大城市的佛山市现阶段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工作中面临的利益共享机制缺失、沿线土地未提前收储、场站选址规划统筹不足、轨道建设与综合开发时序错配等实际问题;然后,在建立合理开发的整体协调框架的基础上提出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战略统筹、提前土地整备收储、探索多元供地等开发对策;最后,以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线路(4 号线一期、2 号线二期和 11 号线)沿线用地规划实践为例,从顶层政策问题、顶层规划问题(国土空间规划与综合交通规划统筹问题)、土地问题(土地整备收储、多元供地模式问题)、TOD 建设模式问题等多个层面,探索建立符合佛山市特色的综合开发顶层设计实践路径,提出适合佛山市实际的 TOD 综合开发总体策略,有效指导沿线站点周边土地综合开发实施落地,为国内类似的都市圈特大城市提供有借鉴意义的顶层设计实践经验与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54.
255.
研究在一个库存环境中,用于未来需求预测的需求信息的延迟对于需求预测的影响.当通过一种补充订货策略控制补货时,这种延迟降低了历史订单信息的波动性,最终减弱了牛鞭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6.
采用资料调研与试验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计权标准、评价指标设定、分析频率范围、列车头车和尾车通过时间判断、测量点位置等方面,对我国现行城市轨道交通振动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中若干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为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城市轨道交通振动对沿线居民生活工作的影响,宜同时设置单值评价指标和分频评价指标;列车头车和尾车通过时间判断是影响振动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的一个主观因素,为有效消除其影响,建议单值评价指标设为列车通过时段铅垂向Z振级的最大值Lvz, max,分频评价指标设为1/3倍频程分频振级的最大值Lva, max, f并采用峰值保持法计算。同时就评价指标计算中的计权标准和分析频率范围、测量点布设位置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57.
雷云鹏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2,(11):140-142+147
城市轨道交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具备了一定的智能化维护水平,但在跨专业、跨系统的复杂运维场景中仍只能依赖多专业人员对故障成因进行逐一排查。分析了跨专业智能运维系统的建设需求,提出了该系统的逻辑架构及物理架构设计方案,重点阐述了跨专业结合部的设备故障诊断与分析技术。得出结论如下:该跨专业智能运维系统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该系统集成、融合了多专业的运维数据,可智能、高效地排查多专业结合部的设备故障;应用该系统后设备维护的质量和效率得以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58.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云平台的部署,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对通信带宽的需求越来越高。近年来,用以太网替代传统的车辆总线已成为共识。然而,面向城市轨道交通应用尤其基于车辆以太网的数据流量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考虑车辆以太网数据流量的统计规律特性,采用3种流行的智能预测方法,即RBF(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LSTM(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和LS-SVM(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对车辆以太网流量进行预测,通过仿真试验对3种方法的预测性能进行了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在小样本(3 000个数据量)条件下,采用LS-SVM模型对车辆以太网数据进行预测,相比其他两种方法能获得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59.
唐文清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2,(7):235-239
按照交通运输部颁布的交办运[2019]17号第四十条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功能在初期运营前的检验要求,基于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供电系统综合联调的实施情况,对相邻主变电所支援供电测试、牵引接触网越区供电测试、变电所0.4 kV低压备用进线自动投入装置测试等项目,分别阐述了其测试目的、测试内容及步骤、测试难点、评价标准及测试结果,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260.
在充分考虑轨道交通网络结构及旅客实际出行特点的基础上,对轨道交通网络的线路和站点进行次序化处理,并用“单位区间”相连的形式表示各线路。基于路径选择影响因素分析,构造两个关于全网“单位区间”出行费用的邻接矩阵。对照网络拓扑图,在最短路径法基础上改进并构建了有效路径搜索模型。实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合理生成有效径路集,并包含换乘虚拟路径,可为后续研究提供较好的路径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